7月5日,由周恩來紀念地管理局攜手中國傳媒大學政府與公共事務學院聯合舉辦的“行走的思政課——追尋周恩來的紅色足跡”研學班學員們抵達此次研學活動的第三站——“轉折之城,會議之都”貴州省遵義市。
7月5日,由周恩來紀念地管理局攜手中國傳媒大學政府與公共事務學院聯合舉辦的“行走的思政課——追尋周恩來的紅色足跡”研學班學員們抵達此次研學活動的第三站——“轉折之城,會議之都”貴州省遵義市。
一大早,研學班學員們就來到了遵義會議會址紀念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大家認真聆聽關于遵義會議的背景、過程和意義的詳細解說,感受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危急關頭力挽狂瀾,挽救黨和紅軍于危難之中的壯舉。
研學班學員宋錦同學擔任本次“現場教學點”實地講解,她站在遵義會議舊址前,深情地為學員們及游客們講述遵義會議中的“周恩來的故事”,眼神中充滿了敬佩和感動。
在遵義會議紀念館展廳內,學員們仔細研讀,分享感悟。杜飛衡同學感慨道:“以前都是通過書本和課堂了解遵義會議,這次能夠身臨其境來到現場,這種沉浸式的學習體驗令我終生難忘?!?/p>
在遵義會議紀念館會議室內,研學班師生們圍繞“遵義會議的歷史意義與周恩來在其中的重大貢獻”開展研討交流,大家緬懷歷史,關照現實,積極發言,各抒己見,氣氛熱烈。
張繽月同學談道,當天的活動讓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為什么遵義會議精神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仍然需要弘揚遵義會議精神,作為傳媒學子,我們也應重視宣傳的重要作用,把紅色基因發揚光大?!彼f。
當天,研學班師生一行還瞻仰了紅軍總政治部舊址。
在遵義這片歷史底蘊深厚的紅色圣地,雖然研學活動時間短暫,卻是一次記憶深刻、意義深遠的紅色精神探尋之旅。學員們不僅走進了遵義會議這段歷史,精神與心靈也得到了一次洗禮,深切地感受到遵義會議精神歷久彌新,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文:朱偉榕 宋錦 羅霆 圖:盧逸菲 張繽月 杜飛衡)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