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印發的《全面加強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行動方案》,為高校輔導員多崗位學習交流和實踐鍛...
蘇教辦社政函〔2024〕15號
各高等學校: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印發的《全面加強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行動方案》,為高校輔導員多崗位學習交流和實踐鍛煉搭建平臺,全面提升我省輔導員隊伍整體水平。經研究,省教育廳將組織開展第二期全省高校專職輔導員校際交流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請條件
1. 政治立場堅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治素質過硬,理想信念堅定,在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2. 育人成效顯著。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推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開展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明顯。
3. 師德師風優良,為人誠實,品行端正,身心健康。
4. 擔任專職輔導員工作滿2年(自2022年7月1日起算)。
5. 符合設崗高校的其他要求。
二、管理要求
1. 設崗高校要明確崗位職責、申報條件,積極配合做好交流輔導員遴選工作;提供必要的辦公、住宿等條件,會同派出高校加強對交流輔導員的管理,及時將交流輔導員表現情況反饋給派出高校和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輔導員工作研究委員會(以下簡稱輔導員研究會)。
2. 派出高校要認真做好交流輔導員的選派工作,推薦符合崗位條件的優秀輔導員參加交流活動;指導輔導員制定交流目標,明確管理考核方式,加強日常管理和安全教育,約定交流期間交通、住宿等費用的承擔辦法。
3. 交流輔導員須在規定時間到接收高校報到,因故不能按時報到者,經派出高校同意后應提前向接收高校請假,10個工作日未報到者視為放棄交流機會。交流期間要嚴格遵守派出高校和接收高校的校紀校規,按照工作職責認真開展交流學習,高質量完成工作任務。對于表現優異、作出突出貢獻者,輔導員研究會將以適當方式給予表揚。
4. 輔導員交流期間人事關系不變,交流期間的工資、津貼、福利、職務評聘等不受影響。交流期滿后回派出高校工作。
5. 交流時間原則上不少于6個月,也可由派出高校和接收高校約定交流時間,一般不超過12個月,并報輔導員研究會備案。
6. 首批江蘇高校輔導員名師工作室所在高校三年內(自2024年9月1日起算),需接收已納入團隊成員的省內民辦高校輔導員來校掛職,并安排工作室校內團隊成員不少于2人至民辦高校掛職,掛職時間原則上均不少于6個月。
7. 交流工作結束后15個工作日內,交流輔導員需提交不少于2000字的工作總結,內容主要包括:交流工作簡況、個人收獲體會、對推動本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對策建議、對校際交流工作的意見建議等。工作總結一式三份,分別提交派出高校、接收高校和輔導員研究會。
三、實施流程
1. 崗位設置。各高校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交流崗位,其中,部屬高校和輔導員培訓基地所在高校原則上每校至少提供2個交流崗位,其他公辦高校每校至少提供1個交流崗位,其他高校自行設置崗位數。本期校際交流新增部分省外高校掛職名額(詳見附件1)。
2. 崗位征集。請各高校于2024年7月8日前將《第二期江蘇高校專職輔導員校際交流崗位提供一覽表》(附件2)電子版和蓋章紙質版各1份提交至輔導員研究會秘書處。秘書處將于7月15日前在“江蘇高校輔導員”和“蘇思享”微信公眾號同步發布各高校提供的崗位信息。
3. 崗位申報。有意向申報者可根據崗位設置信息申報2個崗位,于7月26日前以學校為單位統一將《第二期江蘇高校專職輔導員校際交流申請表》(附件3)的電子版和蓋章紙質版各1份提交輔導員研究會秘書處,不接受個人直接申報。
4. 崗位確定。輔導員研究會將在省教育廳指導下,根據接收高校崗位設置情況,統籌確定本期交流輔導員,并于8月12日前在“江蘇高校輔導員”和“蘇思享”微信公眾號予以公布。
5. 崗位交流。交流工作原則上從2024年9月1日開始,交流輔導員根據派出高校和接收高校具體安排開展工作。
四、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1.省教育廳社政處
聯系人:陳磊、張彥會
聯系電話:025-83335152、83335056
2.輔導員研究會秘書處
聯系人:封琳、趙璽乾
聯系電話:0511-88780051、15996315093
電子信箱:fdyyjh@ujs.edu.cn
通訊地址:江蘇省鎮江市學府路301號
2.第二期江蘇高校專職輔導員校際交流崗位提供一覽表.docx
省教育廳辦公室
2024年6月28日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