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爸媽經常帶你去看電影嗎?
2、看著五線譜彈國歌
3、羽毛球、高爾夫球的標準動作?
4、印度尼西亞的特產?
5、你去哪些地方旅游過?
6、英文自我介紹一下
......
民辦小學的面談,今天還有極少數學校在進行,比如南師江寧分校小學部。
據了解,全市共5.3萬人次報名,很多家庭一人多投。從數據看,報名人數為:南外仙林5700,金中河西5200,致遠5000,玄外4000。
而實際參加面談的人數,最多的一個學校約4800人。沒有網傳數據那么夸張!
雨中奔波、雨中組織面談工作,無論是孩子、家長、學校,都各自努力了
感謝這份付出,會成為各自2018的回憶
但從昨天傍晚開始
一張家長發在朋友圈的圖
開始傳播
▽
圖:小編朋友圈及若干家長群(馬賽克部分隱去部分表達)
圖:“幼升小家長群”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干脆競拍贊助好了”
“說是六年八十萬,這題目是選富二代的”
這張圖上記錄了該家長所知道的南外方山分校昨天幼升小面談的部分題目:
1、爸媽經常帶你去看電影嗎?
2、看著五線譜彈國歌
3、羽毛球、高爾夫球的標準動作?
4、印度尼西亞的特產?
5、你去哪些地方旅游過?
6、英文自我介紹一下
......
是不是真的?
從“家長幫南京站”關于南外方山面談的帖子中,似乎部分題目是有的:
比如:
打高爾夫的動作、跆拳道動作、五線譜相關、印尼或者西班牙特產
家長群里也是議論紛紛:
圖:ID南京擇校“一年級家長群”
但也有家長表示:我個人覺得學校出的這些問題,應該沒有一個絕對答案,主要看孩子臨場的反應,即使孩子不會也說明孩子是誠實的,假如老師是為了測試孩子誠實這方面,那就得A。
在南外官網的教師招聘公告上,是這樣描述南外方山分校的:
南京外國語學校方山分校是由南京江寧區高新技術產業園管委會和南京外國語學校協作、引進社會資本舉辦的非營利性、全日制、寄宿制民辦學校。
南京外國語學校方山分校將嚴格按照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沿襲南京外國語學校“培養具有中國靈魂世界胸懷的現代人”的教育理念和課堂教育教學模式,以服務兒童、服務人民、服務地方為已任,以“雙語、科技”為特色,走國際化、信息化、人文化的融合發展道路,努力打造一所先進、綠色、民主、和諧的森林學校,培新出面向未來的具有前瞻性意識、創新意識的國際化精英后備人才。南京外國語學校方山分校將于2018年春夏招生,2018年9月1日開學。
圖:南外方山分校效果圖
據公開資料顯示,南外方山分校校長是已在南外本部工作多年的朱老師。
那么,本次南外方山分校幼升小面談內容,原題是怎樣的?是不是小朋友回憶有偏差?面談內容設計的思路是什么?是不是家長想多了?校方想考察什么?
今天上午開始,“南京教育頭條”記者先后多次與朱校長聯系,對方關機,發短信說明采訪意圖后,截止發稿時,尚未得到回復。
圖:記者短信截圖
記者與南外本部聯系后,相關人士表示:從網傳截圖看,確有爭議,“單從這張網上圖看,不太合適”,會與朱校聯系。
隨后,記者給此前公開的南外方山分校幼升小招生咨詢電話:17351011051致電,關機。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得到南外方山分校校方對網傳面談內容的態度:包括內容的真實性與否、面談考察什么等等。
幼升小面談內容,幾乎所有采訪過的民辦小學都會提到“嚴格遵守教育部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圖:網絡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是教育部2012年印發的,并在其官方網站下發通知要求貫徹落實。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描述幼兒學習與發展,分別對3至4歲、4至5歲、5至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達到什么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在南京:
據了解,今年民辦小學面談開始前,教育部門召集所有學校專題開會,規范面談行為、組織專題研討、出臺規范要求、明確責任追究等。學校都高度重視,想了很多辦法研究幼兒發展指南,有的還委托第三方機構,有的還做了模擬評估,生怕“踩踏紅線”。
從昨天的小朋友回憶的面談內容看:
講故事,看圖說話,是主要內容之一,這在《指南》中有跡可循,是“語言”中的重要部分;拍球、跳繩等,在《指南》中可以找到明確指導意見。
對網傳南外方山分校面談內容中的表演跆拳道動作、高爾夫動作,去過哪些地方旅游,這類問題,小編在《指南》中找到這樣兩句話,是否能對的上?
▽
摘自:《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一所學校考量家長的經濟實力沒有問題,但這些完全可以通過面家長,或者是讓家長填寫相關表格來實現。而不是在孩子的面談環節中體現出來。
之所以面談,是希望考察出孩子的基本素質和行為習慣、運動能力。而這些僅僅一問一答的內容,根本考察不出什么。我寧愿看到更多的偏題怪題,也不愿意看到這么赤裸裸的家庭歧視。
民辦學校招生通過自定面談內容、方式來鎖定理想的生源,家長通過民辦小學的選擇實現為孩子搭建優質教育資源通道的愿望。雙方是一個你情我愿選擇的過程。從這個層面上看,民辦學校的面談題怎么談、看重什么似乎不是一個問題。
但為何全市十多所民辦校面談,獨獨南外方山分校引發家長吐槽呢?我們認為,面談題目的導向偏差是問題的關鍵。
尚未看到面談原始內容,單從網絡上曝光的這些面談內容看,個人覺得:學校挑選生源的時候似乎偏重于家庭經濟實力強的家庭。
因為:對著五線譜彈奏國歌——首要條件有二:一,要在幼兒園階段接受過系統的音樂教育,會識譜;二,必須幼兒階段在學鋼琴。可能對于南京的家長來說,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這兩樣投入不是問題。那么,接下來的高爾夫的標準動作是什么、印度尼西亞的特產是什么這樣的題,怎么就讓人覺得不是在考察學生能力,而是在側面觀察一個家庭的經濟實力呢?如果按照網傳的內容有英文介紹,這更是超過了教育部對幼兒階段教育的大綱要求。
所以,這才有了被吐糟和爭議。
學校之所以面談,是希望考察孩子的行為習慣、協調能力、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記憶力、反應力等。選出情商、智商、動商都頗高的生源。這也是今天無論主管部門如何下力氣減負,可校外培訓依然屢禁不止的原因。作為家長,不過是希望,在能力范圍之內,為孩子選擇一個盡可能好的教育環境,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至于在小學一年級就在教育環境上輸給了同齡人。
但是,如果網傳的南外方山分校的這些題都是真的,無疑給了家長一個響亮的耳光。用英文自我介紹意味著幼兒階段就得學科培訓,原來上幼小銜接班也是不夠的,你家娃不玩高爾夫?沒有到處旅游?
通過網絡看到已面談家長曬出的這些題、以及家長因為條件所限表現出來的無奈、憤慨時,我只想在見到我的孩子時,抱著他,輕輕地在心里對他說一句:對不起。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