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省教育廳在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對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蘇辦發〔2024〕1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相關內容進行介紹。發布...
2月23日,省教育廳在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對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蘇辦發〔2024〕1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相關內容進行介紹。發布會上,省發改委、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就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問(新華網):省發改委在推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方面有哪些舉措?
答(省發改委二級巡視員郝琳):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建設教育強省、人才強省,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省發展改革委堅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系統謀劃、加強協調聯動,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勵引導社會各界特別是企業積極支持職業教育,著力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經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我省常州市評定為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亨通集團和九如城養老發展有限公司2家企業評定為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613家企業入選省級產教融合試點培育企業,初步形成了以城市為節點、行業為支點、企業為重點的產教融合推進機制,產教系統性融合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初步發揮作用。
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實現現代職業教育的必由之路。下一步,省發改委將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工作部署,將產教融合作為產業轉型升級、職業教育內涵提升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徑,重點通過三個方面切實支持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是統籌職業教育與區域發展布局。抓好多重國家戰略在江蘇疊加的發展機遇,將產教融合發展納入區域發展、產業發展、城鄉建設和重大生產力布局等專項規劃,作為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融入經濟轉型升級各環節,貫穿人才開發全過程。樹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典型,打造高質量發展樣板區,支持有條件的高職院校舉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
二是賦能提升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以產業轉型升級、技術進步和社會需求為導向,通過政策、試點等抓手,為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推動形成內生動力,實現發展質量全面提升。持續推進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和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工作,深化細化實化江蘇省激勵扶持政策舉措,完善符合省情的組合激勵“政策包”。加強跨領域、跨行業、跨部門組織協調,推動省級各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盡其力、協同配合,共同推進產教融合深化發展。
三是進一步加大投資支持。在中央預算內投資方面,通過“十四五”教育強國推進工程等重大工程,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集中支持優質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一批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等職業教育重點項目。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方面,積極將優質職業教育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儲備范圍,鼓勵引導地方政府安排專項債券支持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在金融服務方面,通過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設備更新改造專項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等渠道,及時向金融機構推薦優質職業教育項目,統籌支持職業教育項目建設。
問(《新華日報》):《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印發后,省教育廳將采取哪些具體的舉措去推進落實?
答(省教育廳職教處處長馬萬全):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實施意見》是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職業教育決策部署的省級指導性文件。剛剛曹玉梅副廳長介紹了《實施意見》的總體思路、八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和四個方面的保障措施,這都為省教育廳落實《實施意見》明確了思路、確定了目標、細化了任務、提供了保障。作為省教育廳職業教育工作職能部門,我們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深入推進落實。
一是持續推進產教深度融合。江蘇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走到了全國前列。制定了全國首部校企合作省級地方法規《江蘇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遴選建設首批省級13個市域產教聯合體,每個設區市1個,其中蘇州、無錫、常州3個項目入選國家級市域產教聯合體,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全省職業院校牽頭成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達90個,在常州舉行首個國家級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暨國家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成立大會,部、省領導出席會議并講話。指導省內職業院校牽頭成立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185個,立項建設30個省級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產實踐項目。
下一步,省教育廳將探索省市聯合建設改革新模式,選擇部分設區市,簽訂省市戰略合作協議,明確職業教育改革任務,探索市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新模式。將聚焦服務區域產業發展和重點行業發展兩條主線,以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為重要載體,推動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有機融合,優化組合資金、技術、人才、政策等資源要素,協同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在現有13個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基礎上,今年再遴選建設15個左右;在現有90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基礎上,打造一批示范性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在各職業院校前期建設基礎上,遴選建設50個省級現代產業學院,建成30個產教融合實踐中心、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化實訓基地。
二是繼續加快高水平職業學校建設。江蘇現有91所高等職業院校(含本科層次職業學校1所)、211所教育部門管理的中等職業學校,117所技工學校。其中,20所高職院校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與專業建設計劃”(“雙高計劃”),全國占比10.2%,入選總數、學校和專業群數量均居全國第一;25所高職院校立項建設“省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高水平高職院校占比超過50%。其中,遴選建設了50所中等職業教育領航學校、50所中等職業學校優質學校,優質學校占比近50%。江蘇職業教育辦學綜合實力、總體規模和區域均衡度均居全國前列。
下一步,省教育廳將進一步增強優質高等職業教育資源示范輻射作用,扎實做好“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的績效評價工作,推動更多學校納入“雙高計劃”建設。按照學校設置規劃,推動以高水平高職院校為基礎,設置本科層次職業學校。以五年制高職辦學單位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情況為基礎,遴選建設一批五年制高職標桿學校。進一步深化優質中等職業學校建設,做精做強中等職業學校。加快推進本科職教—專科高職—中等職業教育協同發展,打造更高水平的江蘇職業院校體系。
三是全面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江蘇是全國最早探索職業教育現代化的省份之一,多項質量核心指標長期位居全國第一,在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方面走到全國前列。連續三屆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江蘇獲獎總數均位居全國第一,其中五年一貫制項目獲2022年特等獎,實現歷史性突破。在17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取得14次冠軍的優異成績。在首屆國家級優秀教材獎評選中,江蘇獲職業教育類49項,獲獎總數、特等獎數、一等獎數均居全國第一。在“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在線精品課程首批評選中,江蘇有162門課程入選,居全國第一。在教育教學改革的有力推動下,江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逐年提升,中職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在98%以上,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率在97%以上。
下一步,省教育廳將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五育并舉”,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落實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進一步推進文化素質教育與專業技能培養互融互促,夯實職業院校學生文化基礎,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推進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雙主體育人,實施現場工程師、現代學徒制等專項培養項目。持續推進高職高水平專業群和中職優質專業建設,打造“金專業”;加快職業院校精品課程建設步伐,建設1000門左右省級在線精品課程,打造“金課程”;加大優秀教材培育與建設力度,優化教材選用管理,打造“金教材”;探索建立具有江蘇特色的“雙師型”教師認定工作體系,激勵教師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能力水平,打造“金教師”;推動建設一批產教融合實踐中心、校企合作典型生產實踐項目,打造“金基地”。以優質的資源建設和有力的教育教學改革,切實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不斷提升職業教育的適應性、貢獻度與吸引力,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
以上就是我們職能部門落實《實施意見》的主要舉措,謝謝您的提問!
問(央廣網):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人是核心要素,教師隊伍建設是基礎工程。請問我省如何打造高水平“雙師型”教師隊伍,有哪些具體措施?
答(省教育廳教師處處長張衛星):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對職業院校教師素質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以來,省教育廳以培養“良匠之師”為目標,著力打造德技雙馨、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一是全面提升“雙師”隊伍整體素質。持續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每年安排國家、省、市、校四級培訓2萬多人。2023年7月,省教育廳印發《江蘇省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標準》,組織90所高職院校、200多所中職學校全面啟動“雙師型”教師認定工作。
二是充分發揮領軍人才和優秀團隊示范作用。全省職業教育遴選了210名省教學名師,推薦入選50多名國家級人才,包括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三名”(名師名匠名校長)計劃培養對象等。立項建設337個省級以上教師團隊,其中國家級教師創新團隊三批次共52個,總數全國第一。
三是專兼結合不斷優化“雙師”隊伍結構。在加強專任教師隊伍建設的同時,大力支持學校引進具有實踐創新能力的企業家和高科技、高技能人才。累計選聘1147名高職類江蘇省產業教授,獎補產業導師3300多人。遴選首批39個省級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和首批31個省級“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另有國家基地15個。
下一步,我們將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持續發力,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著力打造更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一是在推進“雙師型”教師認定上下功夫求實效。針對各地各校貫徹落實、執行能力參差不齊,和體現教師專業技能水平的資格種類繁雜的實際,省教育廳將積極調研制訂統一的資格目錄,進一步加強政策培訓、檢查復核等工作,推動各地各校對標對表,規范開展“雙師”認定工作。
二是在推進產教融合型“雙師”隊伍建設下功夫求實效。針對學校教師實踐、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在培養培訓中持續深化“牽頭學校+核心企業”“素質提升+崗位實踐”等模式改革;深入實施產業教授選聘、產業導師獎補等政策,并逐年增加支持人數。
三是在推進“雙師”隊伍評價制度改革下功夫求實效。發揮好職稱評審、“雙師”認定等政策指揮棒作用,引導學校切實把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教學實績、實踐創新能力等作為教師職務評聘、評獎評優和績效分配的主要依據,充分調動廣大教師教書育人、創新創優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來源:職教處
編輯:王筱
審核:范文 許南欣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