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南京城中樹齡最老的古樹已經多少歲了嗎?您還認識哪些因“南京”而得名的鄉土樹種?近日,由南京市綠化園林局資助,南京林業大學沈永寶教授團隊主編的《金陵樹王》(上冊)一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正...
你知道南京城中樹齡最老的古樹已經多少歲了嗎?您還認識哪些因“南京”而得名的鄉土樹種?近日,由南京市綠化園林局資助,南京林業大學沈永寶教授團隊主編的《金陵樹王》(上冊)一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正式出版。
該書以南京市首次林木種質資源清查工作為基礎,通過大量實地調研和文化挖掘,綜合樹木種類、樹木年齡、生長健壯度、生長地點、文化底蘊、觀賞價值、開發利用價值等因素,突出體現南京特色,篩選出40個樹種的“樹王”,從科學性的視角出發,融入知識性、趣味性和可讀性,帶領讀者以“樹”為媒,展開一場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自然時空之旅。
古樹,經歲月更迭、載人世悲歡,不僅是一座城市的活化石,更因其自身攜帶的“遺傳物質”,是我們研究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的重要基礎和載體。
南京林業大學林學院沈永寶教授從事相關領域研究已近40年。為摸清“六朝古都”南京的“綠色家底”,“十三五”期間,沈永寶率領團隊與南京市綠化園林局、南京市林業站等相關單位和專家合作,歷時8年完成對南京全市林木種質資源清查。調查結果再次證實了南京“林家鋪子”的“成色十足”:全市共有林木種質資源3999份,數量居全省第一。《金陵樹王》(上冊)一書就是在這次全面清查的基礎上,綜合野生群體林木種質資源、古樹名木種質資源、城市綠地和鄉村中保留下來的較大特殊林木個體種質資源、城市綠地中的林木品種等四個方面最終圈定了40個樹種。
翻開這本圖文并茂、裝幀精良的“金陵樹百科”,東善橋林場的“椴王”、靈谷寺的“桂花王”、惠濟寺的“銀杏王”、東南大學的“圓柏王”……一株株古樹沐浴千百年風雨依然遒勁挺拔、郁郁蒼蒼。在入選的40種“樹王”中有四季常青的常綠樹種和春萌秋落的落葉樹種,有高大的喬木樹種、精致的灌木樹種、纏繞的藤本植物,也有優良的生態樹種、高產的材用樹種和優質的經濟林樹種等。其中樹齡最老的當屬位于浦口區惠濟寺的銀杏和市區東南大學的圓柏,均已超過1500歲。
“在這些‘樹王’中,南京鄉土樹種占到了六成以上,”沈永寶介紹道。位于東善橋林場的南京椴是《金陵樹王》(上冊)一書中唯一收錄的以南京地名命名的樹種。這株南京椴雖然從樹齡上來說是“小字輩”,距今約200年,但它的胸徑110厘米,樹高18米,冠幅18米,枝下高2.5米,被譽為華東地區最大的“椴王”。
“如今野生南京椴的數量不超過2000株,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瀕危珍稀樹種。”沈永寶介紹,曾經南京椴種子休眠要達到兩三年甚至更久的時間,這給樹種的大規模人工繁殖帶來了挑戰。2005年起,他開始著手研究攻克南京椴種子休眠機制,如今僅需要50至60天,種子即可萌發。同時,建設了繁育基地,通過容器育苗提高了造林的成活率。再過幾年,苗圃基地里的南京椴長到胸徑10厘米粗,就可以大規模用于行道樹了。
“除了椴樹外,像懸鈴木等也是非常適合在南京栽種的鄉土適生樹種,具有更好的生物安全性、穩定性和健康度。”近年來,沈永寶帶領團隊通過多種形式推進鄉土樹種種質資源保護及開發利用,以提高鄉土樹種在植樹造林和城鄉綠化中的比例,“最大限度減少‘南橘北枳’現象,可以有效防止種質資源污染和外來種質入侵。”
沈永寶坦言,尋訪樹王、科普樹王、宣傳樹王是一項“綠色工程”,希望通過講好“樹王”的故事,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和監督,形成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合力,讓這些或立于繁華市井、或藏于深山古道,生生不息的“樹王”歷經歲月洗禮更顯蓬勃生機。
通訊員 方彥蘅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陶善工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