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江蘇省水利廳、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舉辦的首屆江蘇省中小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正式啟動,即日起至7月30日面向江蘇省內中小學生征集參賽作品。據悉,此項比賽活動也是第二十屆...
近日,由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江蘇省水利廳、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舉辦的首屆江蘇省中小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正式啟動,即日起至7月30日面向江蘇省內中小學生征集參賽作品。據悉,此項比賽活動也是第二十屆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江蘇地區的選拔賽事,已列為教育部2021—2022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
比賽以“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為主題,面向全省7-20周歲在校中小學生,原則上每個參賽者每類只能申報一個作品,參賽學生均可按組別與類別提交相應參賽作品。分為發明創新、實踐調查、宣傳創意三個類別。
“發明創新”單元。突出動手實踐和學以致用,鼓勵初、高中組學生立足于自己家鄉、社區的現實需求,利用物理、生物、化學等科學知識,在“改善水環境質量、加強水資源節約和水生態保護、提高飲水安全和防洪抗旱減災水平、提升廢水處理能力”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索和思考,發揮創意設計出與“水生態、水環境、水節約、水利用、水治理”相關的科技創意發明,以幫助當地居民提高用水效率、改善家鄉居民生活質量尤其是提高貧困地區居民的生活和經濟水平。作品不限于技術產品、創意設計、科技模型、3D打印、智慧硬件、益智手作等。
“實踐調查”單元。突出統計分析和理論應用,鼓勵中小學生通過實地考察、走訪交流、查閱資料、問卷調查等方式圍繞所在地區的水資源節約保護、水環境和水治理現狀、公眾節水和水環境意識等開展調查,將所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統整理,分析研究,反映當地水環境問題、水治理成果及公眾水資源節約和水生態保護意識等內容,形成實踐調查報告,以青少年視角向相關部門、媒體、周邊公眾提出積極可行的合理化建議、倡議或行為準則,為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宣傳創意”單元。突出知識科普和宣傳教育,引導中小學生主動學習和了解本地區、國家或者全球范圍內水資源現狀和難題,圍繞提高水環境質量,加強水資源節約和水生態保護,提升洪旱災害防御和水治理能力,以及有關水的社會宣傳與公眾參與等,通過公眾易于接受的宣教形式,包括且不限于手工、繪畫、攝影、歌曲、視頻、舞臺劇等形式。在展示中小學生自主創新成果的同時,加強中小學生水情教育,增強中小學生節約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愛護水生態、預防洪旱災害的責任和意識。
參賽方式:
有意向的參賽單位(人員)登錄比賽頁面(http://www.skj.kxcbzx.com)在線報送,包括參賽登記表、情況說明書、項目報告書及相關視頻、音頻、圖片等材料。
作品報送時間:
即日起至7月30日。
獎項設置:
組委會根據當年參賽項目的實際作品數量和質量確定授獎比例和數量。
1. 參賽學生獎項。參賽作品將按照參賽組別、參賽單元分別進行評比。
(1)發明創新單元。初中組和高中組各設置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若干,發放獲獎證書。
(2)實踐調查單元。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各設置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若干,發放獲獎證書。
(3)宣傳創意單元。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各設置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若干,發放獲獎證書。
2. 優秀指導教師:若干。所有獲得一、二、三等獎的項目指導老師均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稱號,發放榮譽證書。
3. 優秀組織單位:若干。對積極組織動員青少年參加活動的機構或單位,授予優秀組織單位稱號,發放榮譽證書。
推選和展示:
組委會將對優秀作品進行指導并推薦至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組委會,優秀作品優先納入全國大賽活動宣傳展示。省內獲獎作品也將待全國比賽結束后進行展示。
點擊專題頁面,一起來參加:
http://www.skj.kxcbzx.com/competition
通訊員 蘇小環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曹盧杰
校對 陶善工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