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泰興市教育局以“開好局、邁穩步、重實踐、厚基礎”為工作思路,從營造文化適宜的銜接政策機制、建設以兒童為中心的適應性銜接體系著手,系統推進,構建泰興幼小銜接新樣態。政策支持,營造文化...
近年來,泰興市教育局以“開好局、邁穩步、重實踐、厚基礎”為工作思路,從營造文化適宜的銜接政策機制、建設以兒童為中心的適應性銜接體系著手,系統推進,構建泰興幼小銜接新樣態。
政策支持,營造文化適宜的銜接政策機制。成立市級幼小銜接領導小組。該市教育局通過多層面高位引領,制訂了《泰興市“幼小銜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建立“行政-教研-家校園社-督導”四位一體的立體協同推進機制,并把幼小銜接專題培訓納入師訓項目。完善家園校教育對話機制。各試點園校設立幼小貫通的家長學校,定期開展活動,實驗幼兒園和襟江小學共同發布了《幼小銜接家長指導手冊》、市級機關幼兒園和泰師附小教育集團國慶校區共同設計了幼小銜接家長(幼兒)調查問卷、育紅幼兒園和鼓樓小學教育集團鼓樓校區利用微信公眾號開辟“育紅小電臺”幼小銜接點播課堂,部分園、校老師開展同課異構、三方研討活動。開拓幼小銜接各類資源建設。市教育局聯合試點園校開發了幼小銜接系列課程故事、游戲案例,從身心、生活、社會、學習多領域積累了相關的活動素材,形成了一套可供借鑒的幼小銜接主題活動方案。
教研增效,建設以兒童為中心的適應性銜接體系。泰興市基于兒童成長規律,以“雙向、互通、破壁”為方向,多層面開展“看見兒童 看見未來”的幼小銜接系列研討活動,全市各幼小銜接結對試點園校充分整合資源,通過開展空間互訪聯動活動,由校園長帶團隊實地訪問,沉浸式體驗了解小學與幼兒園的兒童在學習環境、課程設置、師幼互動、一日生活等方面的不同,通過主題式研討,重塑兒童觀與教育觀。做好對課程的研究。圍繞以兒童為中心的核心理念,全市各幼小銜接試點園校以開發適應性課程為主要突破口,通過幼小教師共學相關政策文件等,加大對課程設置、教學形式、多元評價的內容研究,構建關注身心、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學習的課程體系,在雙向奔赴中突出銜接教育的生活化、游戲化、綜合化、體驗化,逐步實現課程的迭代升級。做好對共育的研究。為加大三位一體的共育研究,各試點園校借助小學游戲節、幼兒園暢游日、走進小學等方式,帶領孩子通過觀察園校環境、體驗生活游戲、感受教學課堂等形式,實現小學幼兒園空間銜接,零距離幫助孩子從身心習慣等各方面做好入學準備。此外,該市發展中心邀請省、市專家開設公益講座,宣傳科學幼小銜接理念。組建市級“家園互惠研究小組”,定期開展活動,集合市名園(校)長等組建幼小銜接宣講團,通過共讀一本書、專題講座、線上論壇等方式宣傳優秀育兒經驗,幫助家長緩解焦慮。各試點園校同時設立家園工作坊,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以圓桌對話、情境扮演、故事分享、話題辯論等形式,凝聚教育共識。
宣傳并行,為幼小銜接全面攻堅行動奠基。全面推廣優秀實踐經驗。該市教育局通過多種媒體聯合宣傳報道“幼小銜接”相關活動和經驗,傳播正確教育觀念,堅決遏制幼兒園“小學化”傾向,營造全社會理解支持的幼小銜接工作氛圍。科學理念全程推廣。充分展示泰興市幼小銜接的典型案例和經驗做法,展示地方特色;開辟“泰興市卓越父母講堂”專題板塊,向家長宣傳科學教育理念;同時,全市各幼兒園、小學定期開設“和校長對話”“和名師共談”“我們一起做準備”等網絡公益講座,帶動全市形成幼小科學銜接新風尚。全市共建全面推行。2022年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期間,泰興市教育局迅速行動,印發宣傳通知,制訂宣傳方案,拍攝專題新聞,組織視頻、論文和案例評選。堅持先行園示范帶動,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行園校結對、城鄉聯盟共建模式,通過“5+N”的幼小銜接工作網絡,構建以城帶鄉、以強帶弱、共建共贏的幼小銜接推進體系,實現雙向銜接100%全覆蓋。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