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陸軍工程大學機關黨小組成員代表來到南大,看望長期資助的10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給他們帶去了書包、圖書、文具、電子閱讀器等物資,送上冬日問候。
盡管氣溫驟降,但在南京大學,學生們始終感受著暖意。近日,陸軍工程大學機關黨小組成員代表來到南大,看望長期資助的10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給他們帶去了書包、圖書、文具、電子閱讀器等物資,送上冬日問候。
“我來自遙遠的西藏,來到南京后,南大和陸軍工程大學的老師們一直都很關心我。南京和西藏雖然相距千里,但在這里我并不孤單。”受到資助的藏族姑娘卓瑪(化名)說,“在過去的兩年里,陸軍工程大學的李頌老師和蔣晶晶姐姐一直關心我的學業和生活各方面的情況,對我照顧有加,還會耐心解答我的一些問題。他們讓我感覺自己在內地多了兩位親人,他們也是我學習的榜樣。”
受助學生陳同學告訴記者,自己大一時成績不夠理想,通過與結對老師的交流,自己在大二階段開始奮發圖強,并在這學期的期中考試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今后我也會再接再厲,不辜負父母、老師和社會對我的期待。”
記者了解到,從2022年開始,陸軍工程大學以大學機關黨小組結對助學的形式,通過南京大學學生工作部,在南大農村脫貧學生中遴選10名思想上進,學習刻苦的大一新生。陸軍工程大學機關每個黨小組各幫扶一名學生,從大一開始直至畢業,保證幫扶助學長期穩定性,在畢業后及時調整接續。
陸軍工程大學某處副主任王含豐介紹,資助這10名學生的助學金,全部來自黨小組成員的自發捐款。軍校的老師們不僅給了南大學子經濟上的資助,還不定期聯系幫扶學生,跟蹤掌握學習生活情況,輔助做好思想引導工作,協調幫助解決矛盾困難。并為學生訂閱購買各類勵志類、英模類書刊,定期推送反映國家和軍隊建設發展的媒體信息,引導他們靠努力奮斗實現人生價值。
“我們還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了軍校,接受國防教育,感受部隊文化。”接受資助的學生小宋告訴記者,軍校之行在自己的心中埋下了一顆報考軍隊文職的種子,“未來或許是我的發展目標之一。”
南京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李浩表示,今后計劃推進地方院校與部隊院校的多項聯動,綜合雙方在專業、教學等方面的特色,開展多元交流合作,并在研究生招生、跨學科合作等領域進一步深入交流。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校對 盛媛媛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