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名單,南京理工大學申報的教學成果《理工文復合的新型知識產權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獲得高等教育(本科)組二等獎。多年來,南京理工大學一直始...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名單,南京理工大學申報的教學成果《理工文復合的新型知識產權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獲得高等教育(本科)組二等獎。
多年來,南京理工大學一直始終主動服務國家戰略,以培養社會急需的知識產權人才為己任,充分發揮理工科特色優勢,2005年與江蘇省知識產權局合作共建江蘇省第一家知識產權學院。2013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江蘇省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共建南京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成為全國唯一“兩部一省”共建的新型知識產權學院。2021年,學校獲批建設江蘇國際知識產權學院。十八年來,學校卓有成效地開展了理工文復合的新型知識產權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研究與實踐探索,該成果榮獲了2021年江蘇省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類)特等獎。
學校秉持“理工為基、交叉為本、實務為要”的人才培養理念,圍繞高層次、復合型、實務型和國際化培養目標,在國內率先構建理工文復合的新型知識產權人才培養體系:自主構建本碩博貫通的知識產權學科專業和理工文交叉融合課程體系、建設知識產權全生命周期實踐教學平臺、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培養具有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信息和服務六種能力的一流知識產權人才。2015年,學校設立“3+2+1”知識產權創新實踐班,探索理工文復合型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具有理工高校特色的知識產權學科專業體系,建成涵蓋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流程,橫向融合、縱向遞進的課程體系;建設面向知識產權全生命周期的綜合性實踐教學平臺,強化知識產權人才實務能力培養;聚集政產學研各方資源,創新知識產權學院治理模式與機制,全方位構建理工文復合型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保障體系。
經過多年探索,學校在國內率先構建了本碩博貫通、理工文復合的新型知識產權人才培養體系,累計培養5000余名復合型知識產權精英人才,培訓知識產權人才55000余人次,一批畢業生成為知名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創始人和行業精英,打贏了多起知識產權跨國訴訟,維護了我國企業權益。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改革探索的“南理工模式”被中國教育報等20余家主流媒體報道,學校入選全國知識產權示范高校和全國知識產權人才工作先進集體。
據了解,教育部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每四年評選一次,旨在獎勵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管理等方面具有原創性、實用性、示范性的教育教學成果,是對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和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的深度檢閱和全面展示。此次國家級教學成果的獲獎,充分體現了南京理工大學在知識產權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效。南京理工大學將以此次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為新的起點,持續深化推進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教育教學改革,更好地服務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