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蘇大學共組織了近1800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圍繞理論宣講、鄉村振興、國情考察、民族團結、科學普及等開展實踐活動,讓大學生在火熱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近日,淮陰師范學院“藝徒”鄉村...
01、南京審計大學
6月29日,南京審計大學舉行2023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出征儀式。南京審計大學以“學習黨的二十大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為主題,共組建暑期社會實踐團隊780余支,圍繞紅色文化育人、服務基層發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審計廉潔文化教育、招生就業系列實踐等五個大專題,以書院學院集中組隊、書院學院雙院聯動組隊、跨專業自主組隊、班級組隊等形式為抓手,引導和幫助學生上好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在觀察實踐中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進一步堅定信心、奮發作為,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青春力量。
02、江蘇理工學院
近日,江蘇理工學院打造傳承“常州三杰”革命精神“移動課堂”,組織青年志愿者成立宣講團,通過乘坐常州巴士專線 T100 路,手持“常州三杰”宣講牌,面對廣大乘客,沿途采用故事宣講、互動問答等形式,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常州三杰”革命精神巧妙融合。同時在車廂內顯眼處設置“‘常州三杰’革命精神宣講角”,擺放由藝術學子親手設計的帆布包、書簽、鑰匙扣等“常州三杰”文創作品,免費贈送給乘客,增強了宣講互動性和趣味性。
03、江蘇大學
近日,江蘇大學舉行2023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出征儀式,拉開了該校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大幕。連日來,江大學子走出校園、來到社區,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部分先鋒隊已展開食品安全知識講解、防溺水等安全知識和急救技能科普實踐。今年江蘇大學共組織了近1800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圍繞理論宣講、鄉村振興、國情考察、民族團結、科學普及等開展實踐活動,讓大學生在火熱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04、鹽城師范學院
近日,鹽城師范學院“經典耀中華 讀書潤萬家——國風小少年大學生暑期閱讀推廣實踐團”用“公益課堂”點亮孩子們的多彩暑假。實踐團的大學生們通過“小課堂+親子手作”的模式,繪聲繪色地教導小朋友們朗誦、閱讀和傳統文化等知識,帶領小朋友們開展制作團扇、香包、艾葉花束等手工活動。在實踐中檢驗所學知識,提高個人素養。
05、淮陰師范學院
近日,淮陰師范學院“藝徒”鄉村振興實踐團在淮安區平橋鎮沈莊村開展“手繪鄉村”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提煉了沈莊村的村落特色,將白墻、黛瓦、小橋、流水、紅梅、綠柳等元素融入畫里,用傳統水墨體現沈莊村宜居宜業的新農村圖景,共繪制近1000平方米的水墨鄉村作品。同學們不畏炎熱、不畏辛苦,走進田間地頭,用腳步丈量土地,用畫筆描繪美麗鄉村,用專業特長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06、淮陰工學院
近日,淮陰工學院85名大學生來到淮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實踐活動。學子們跟隨淮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開展菜市場智慧化、規范化、人性化、特色化、便利化“五化”改造;對小作坊進行了檢查、助推省級名特優食品小作坊培育;給轄區內的每一家餐飲店加貼“碼上食安”監管碼,助推餐飲店“互聯網+”監管;赴地方開展制止餐飲浪費、使用公筷公勺、禁食野生動物等宣傳,助力文明食安新風尚……為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助創食品安全城市貢獻青春力量。
07、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近日,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青年學子組建以“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為主題的“紅色家風”調研團隊,前往蘇州全國勞動模范事跡館,學習227名全國勞動模范的先進事跡,追尋勞模們的紅色家風。該團隊還將前往全國各地,尋訪近百名少先隊員、共青團員、共產黨員,追蹤他們在紅色家風的影響下積極追求政治進步路途中的足跡,助力紅色家風的傳承與弘揚。
08、蘇州市職業大學
近日,蘇州市職業大學2023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暨“鄉村振興計劃”志愿者出征儀式舉行,全體志愿者進行出征宣誓。 自5月份啟動以來,全校共招募并通過層層選拔出26支校級重點團隊共180余人,接下來將奔赴江蘇、福建、甘肅、西藏等地開展實踐活動,為鄉村大地注入青春動能。 參與實踐學子們立志要把握機遇迎接挑戰,于實踐中探求真知,于體驗中鍛煉才干,于感悟中增長見識,在鄉村振興建設洪流中,用自己青春的熱血和汗水為美麗中國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
來源:各高校
編輯:王筱
審核:謝雨辰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