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率19國氣象水文部門負責人來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祝賀設立在該校的世界氣象組織區域培訓中心成立30周年。
4月14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率19國氣象水文部門負責人來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祝賀設立在該校的世界氣象組織區域培訓中心成立30周年。
佩蒂瑞·塔拉斯表示,世界氣象組織50%的成員都亟須提高自身氣象災害早期預警業務水平,以更好地保障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過去30年,WMO南京區域培訓中心為支持發展中國家的氣象業務能力建設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展現了中國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責任擔當與主動作為。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張祖強說,WMO南京區域培訓中心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區域培訓中心。30年來,南京區域培訓中心日益成為各國氣象部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和友誼橋梁,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了獨特和重要的貢獻。希望南京區域中心繼往開來,繼續為WMO戰略計劃中的長期目標4—“縮小能力差距”做出貢獻,與發展中國家共同努力,提升發展中國家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今年將召開第19次世界氣象大會,適應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提出新的發展戰略倡議。”世界氣象組織助理秘書長張文建期待,WMO南京區域培訓中心融入國內更多高校、科研院所乃至全社會的教育資源,在新的起點做出更大貢獻,“區域培訓中心的教育培訓一定要將傳統的氣象預報預警技術與新一代信息化技術相結合;要將氣象預警預報與其可能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結合起來。”
當天,南信大校長李北群作WMO南京區域培訓中心工作報告,并向代表團校友成員頒發證書,感謝校友為母校對外合作交流和國際化工作做出的杰出貢獻。南京區域培訓中心三十周年成果展儀式隨后啟動。
據了解,1993年5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獲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批準,正式成立“南京區域培訓中心”。成立以來,WMO南京區域培訓中心充分發揮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辦學優勢,持續為世界各國和地區提供優質的氣象培訓服務,推動全球氣象預報水平、防災減災能力的提升。截至目前,中心已成功承辦210余期國際培訓項目,為158個國家和地區培訓學員5400余名,學員主要來自于各國氣象、地震、環境、新能源技術、減災救災等部門的氣象科技人員和管理者,眾多學員已成為各國氣象部門的業務骨干。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李海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