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思政課搬到“升旗儀式”現場,“學長學姐”輔導員講述十年奮進故事、抒發家國情懷……記者了解到,一場“國旗下的思政課”昨日在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舉行,300余名師生現場高歌,喜迎國慶的到來。
將思政課搬到“升旗儀式”現場,“學長學姐”輔導員講述十年奮進故事、抒發家國情懷……記者了解到,一場“國旗下的思政課”昨日在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舉行,300余名師生現場高歌,喜迎國慶的到來。
“學長學姐”講十年,用奮斗擦亮青春底色
記者了解到,今年是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遷址連云港辦學以來的第十個年頭,學院里有一批從“學生”成長為“輔導員”的康達人,和祖國奮進的十年共成長,和學院發展的十年同奮斗。升旗儀式現場,四位輔導員老師以個人成長的故事,分別從“思想、學業、生活、職業規劃”等方面,講述著一堂“接地氣”的思政課。他們選擇以“學姐學長”身份,展開別樣的“國旗下的思政課”,和數百名同學產生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共鳴。
作為十年奮斗者之一的“學姐”陶嫄老師感慨萬千:“從一名學生到一名輔導員,從對知識的孜孜以求到對學生的諄諄教誨,在和康達十年如一日的朝夕相處中,始終將‘博學至精、明德至善’的校訓精神融入到生活和工作中,深刻體會到了‘全力以赴,定有所成’。希望同學們承載著康達人的勇敢與堅毅,開拓創新、砥礪奮進,努力成為最耀眼的自己。”
“學院從最初3000多人的規模到如今的11000多人,期間我見證了學院的成長和突破。希望同學們做好學習和職業生涯規劃,把個人發展融入到國家發展大局中進行思考和定位,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協調統一。”司淼老師以“學長”的身份從就業角度生動地講述著怎樣樹立“職業信仰”。
以小我融入大我,篤行報國之志
“我們以這樣的方式為祖國慶生非常有意義。7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新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無一不是通過一代代青年人努力奮斗實現的。作為祖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生力軍,你們要把小我融入大我,做新時代的逐夢人和奮斗者!”康達學院院長張前德教授結合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寄語同學們要將家國情懷融于不懈奮斗中,強化青春報國的志向、砥礪愛校如家的情懷以及錘煉博學明德的素養。
“強國有我,青春無悔。”2022級公共衛生學部的耿唯涵用八個字闡述這堂思政課的感悟,作為一名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畢業后的他將投入祖國的基層衛生醫療事業。“雖然只是一次短暫的升旗儀式,我卻熱血沸騰,我將用五年奮斗和拼搏踐行‘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日常,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據悉,此次升旗儀式為國慶期間愛國主義教育的第一步,接下來康達學院將繼續展開系列思政教育活動,豐富在校師生的校園文化生活。
近年來,康達學院堅持“開門辦思政課”的教學理念,通過“沉浸式、互動式、情景式”的第二課堂、紅色教育實景課堂等,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與學生對話,不斷提高思政課的吸引力、說服力和感染力。康達學院黨委書記張鴻來介紹說,“思政教育要注重‘融鹽之道’,做到隱性教育和顯性教育的有機融合,最終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以升旗儀式為載體,踐行思政育人使命,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和內容促進廣大醫學青年將愛國信仰轉化為行動自覺,真正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王赟
通訊員 王雪晴 王楓
校對 李海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