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專家評審,張家港中等專業學校的《心聲》、昆山第一中等專業學校的《遇見未來奮斗向上的你》、蘇州市藝術學校的《最好的自己》、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擇行》等4部作品獲得了特等獎,另有8部作品獲...
青少年心理健康
是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注的話題
良好的心理素質
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日前
由蘇州市教育局主辦的
第四屆蘇州市職業學校
心理微電影大賽
結果出爐——
本次大賽共收到36部微電影作品
學生自編、自導、自演
用微電影的形式展示學生從產生心理困惑
到進行心理調適
最后驅散心理陰霾
陽光自信面對學習和生活的故事
給其他學生以幫助和啟迪
經專家評審,張家港中等專業學校的《心聲》、昆山第一中等專業學校的《遇見未來奮斗向上的你》、蘇州市藝術學校的《最好的自己》、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擇行》等4部作品獲得了特等獎,另有8部作品獲一等獎,10部作品獲得了二等獎。
下面一起來看看
特等獎優秀作品展示
《心聲》
江蘇省張家港中等專業學校
重組家庭,在當今社會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處于重組家庭的孩子,也更容易產生心理困擾。該片正是講述了來自重組家庭的主人公李嘉禾,從敏感憂慮走向豁達開朗的故事。
李嘉禾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弟弟,家長又工作繁忙,疏忽了對她的關注。她在學校表現積極,想通過優異的表現獲取親人的關注和肯定。但是,天不遂人愿,校學生會競選落選,與同學之間又因誤解造成沖突,多重打擊讓她瀕臨崩潰。辛虧學校老師及時發現問題,通過家校溝通,讓李嘉禾和家人之間打開心結,吐露心聲。
《遇見未來奮斗向上的你》
昆山第一中等專業學校
網絡游戲已經占據很多未成年人的課余時間。沉迷網游最大的危害,是消解了家庭和學校好不容易建構起來的正確的理想信念,使孩子失去拼搏、奮斗、向上的原動力。該劇關注青少年沉迷網絡這一社會現象,講述職高一年級的方小明在擁有手機后逐漸成了父母眼中的“網癮少年”。不管父母如何教育、勸說,都聽不進去。直到有一天,一節課、一場夢讓方小明遇見了未來的自己,從而真正發現游戲世界的虛無,認識到現實生活中有更為重要的事、更為美好的目標,他要奮斗向上,找回最初的自我,實現夢想。
《擇行》
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中國制造”帶來廣闊的藍領需求,技術藍領成為稀缺資源,而社會偏見便是藍領就業的最大瓶頸。雖然國家對職業教育十分重視,但固有的刻板印象在一些家長心中難以扭轉。該片通過講述父母在對自家孩子培養方面的分歧,折射出社會在人才培養方面的觀念碰撞。以網友阿飛前輩在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固锝學院中的經歷,展示如今“藍領”群體的光明前景,消弭社會偏見,讓更多的家長放心,也讓更多孩子勇敢的在技術崗位上實現自己的職業價值。
《最好的自己》
蘇州市藝術學校
本片主要展示青春期學生的矛盾心理,及他們的成長歷程。花季的小潘總是在成長的道路上搖擺不定,對學習的迷茫,對感情的懵懂,對家長關愛的渴望,讓原本就不穩定的內心更加彷徨,老師的關愛在這時就像一道和煦的微風,吹開了小潘封閉已久的內心,在老師愛的教育下,小潘在新的嘗試中,初次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也逐漸對自己有了全新的認識,并最終完美呈現舞臺。自信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認同自己,塑造自信,也正是昆曲表演專業學子成長的必經之路。
蘇州市教育局高度重視職業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心理微電影比賽以外,還組織了全市職業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狀況調研,督促各校加強心理輔導室建設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培養,組織心理健康教育優質課評比等活動。
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引導各校
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
更加關注學生心理變化
幫助學生學會悅納自我
主動進行自我心理調適
在各自的成長道路上
找到屬于自己的出彩人生
來源:蘇州教育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