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財經大學著力打造大數據時代下的智慧校園,讓新技術為高校信息化建設賦能,實現高校教育資源的信息化應用和管理。
南京財經大學著力打造大數據時代下的智慧校園,讓新技術為高校信息化建設賦能,實現高校教育資源的信息化應用和管理。
軟件硬件兩手抓,助力智慧教學。搭建教學評估及質量監控系統,收集教學質量監控數據,實現對本科教學基本狀態的實時監測;建設集智調查與測評數據支持平臺,開展學情調研,為學校了解學情、深化教學改革提供依據;搭建教師發展子系統,生成教師發展檔案報告,使教學質量保障形成有效閉環。建設錄播教室、智慧教室、創新實驗室、智慧學習體驗中心等智慧多媒體教學中心,開展相關新技術的學習、探究和創造實踐活動。
全流程智能化覆蓋,助力智慧管理。實現學生全過程智慧管理,迎新系統實現“線上報到、智慧共享”,離校系統實現“數據多跑路,學生少跑腿”,學生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信息數據化、工作系統化”,心理系統實現“線上測評,多快好省”,就業創業網實現“信息精準推送,業務輕松辦理”。完善校園門戶網站,為智慧校園應用和微服務提供統一入口。建立移動應用平臺,實現面向校園移動數據服務。建設基于流程引擎的微服務開發和管理平臺,實現跨部門、數據流轉的數據采集和審批。
聚焦數字資源建設,助力智慧共享。學校著力建設高水平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建成10多項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并應用于實驗教學。搭建數字化的網絡實訓平臺,其中經濟管理綜合性實驗教學大型案例庫實訓平臺廣泛用于經管類各專業實訓教學。建成多個在線學習平臺,實現了個性化泛在學習。更新檔案管理系統,增加遠程服務利用、網站信息采集等多個子模塊。健全圖書館移動閱讀,完善圖書館網絡數據庫,引進一站式檢索平臺百鏈云,啟用微信公眾號“微讀”服務,滿足師生需求。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