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18歲成人禮,幾乎成了每一所高中校的標配。與父母互贈信件,禮物。和父母擁抱、鞠躬……成人禮上,除了這些還會有什么呢?在南師附中舉行的2019屆學生成人儀式上,關于18歲,關于成人,引發了我們...
如今,18歲成人禮,幾乎成了每一所高中校的標配。與父母互贈信件,禮物。和父母擁抱、鞠躬……成人禮上,除了這些還會有什么呢?
在南師附中舉行的2019屆學生成人儀式上,關于18歲,關于成人,引發了我們很多的思考
印象最深的是高三(1)的班主任劉瑜老師為同學們送上的肺腑之言,非常推薦父母們閱讀:
各位家長、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慶祝一個特別的日子 --- 十八歲生日,也是用這樣的方式行一個成人禮,更準確地說一個成年禮。這個儀式被看作,是孩子到成人的跨越,它無疑是人生的重要時刻。
前幾天我隨機詢問過幾位同學,面對這個跨越,你們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得到最多的答案是:自由。忍耐了這么久,終于可以呼吸成人的空氣了,終于到了自己說了算的年齡了,終于談戀愛再也不會被扣上“早戀”的帽子了,在有些酒精管制的國家,這個年齡可以抬頭挺胸地去買酒了。說到這兒,在座的家長肯定很擔心,恨不得上來讓我不再要說了。因為他們都知道,自由不僅僅是輕松愉悅,自由是有代價的,談戀愛可能會傷心,喝多酒了可能要傷身。
同學們的羽翼剛剛豐滿,但是人生的暴風雨已經在那里靜候著你們。父母的心情很復雜的,他們即希望你們勇敢前行,開拓人生,又舍不得你們離開,恨不得永遠把你們留在身邊保護著你們。然而,分離的時刻的確到了,母親們必須放手了。哲學家、心理學家弗洛姆說過, “ 母愛的真正本質是關心孩子的成長,也就是說,希望孩子獨立并最終與自己分離,母親必須容忍分離,而且必須希望和支持孩子的獨立與分離。能否成為一個真正愛著的母親,檢驗的標準是看她是否愿意承受分離,并且在分離后繼續愛著。”
正是在成為母親之后,我越來越感激我的母親,并不是單純地因為母親養育了我。而是在我的女兒也即將離開的時候,我感受到了我的母親當年的心情。她明知道,我可能一去再不回頭,依舊給了我飛翔的機會。我也是在你們這個年齡考入大學,離開我的母親。那時開始,我才真正學習如何成為一個人,回頭想想,我的成人道路有挫折、有眼淚、有猶豫,但也見過展翅高飛的后的天空,也正是經歷了這些我才可能成為我這個人。
就這樣我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地進了附中,那時的我對未來的人生路又憧憬又迷茫。我還不知道,幸運之神正在那里安靜的等侯我。還不知道在這里,我將會遇到志同道合的同事,真正的良師益友。后來我有幸和他們在一起讀了些好書、求了些真理,我才慢慢地意識到“我”這個人的存在,才得以越來越堅定地走在“成為人”的道路上。
所以,我要說的是,“成人”它是一個動詞,他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他需要兩個基本前提,一是我擁有我自己的自由,二是成為我自己的意識。
擁有我自己的自由,第一需要父母們放手,第二還需要我們有面對未知的勇氣。獲得成為我自己的意識,最佳途徑就是多讀好書,尋找良師益友。這樣的良師益友,他們可能存在于各行各業,也許是老者也許是青年,或許富裕也可能貧窮,也許顏值很高也許樣貌平常。但他們有共同的特點,心靈富足而具有生命力,并且有能力能把這種生命力給予他人,能夠同別人分享他的歡樂、興趣、理解力、知識、幽默和悲傷。這句話不是我說的,還是那個叫弗洛姆的爺爺說的。弗洛姆把這種能力定義為“愛的藝術”。其實,據文字學考證,中國字 “愛” 的原意是“贈予”,我理解這里指的不是物質的贈予,而是那種內心生命力的贈予,他是單方面的、無條件的贈予。聽起來不近人情,但當我活到中年,回看自己的人生,我覺得最好的結局也無非就是如此。
我要說的就這么多,感謝大家耐心聆聽。最后,作為十八歲的禮物我送給同學們三個祝愿:第一祝愿同學們擁有康健的身體;第二祝愿同學們擁有富足的心靈;第三祝愿同學們能愛你所愛。
交換閱讀書信環節
家長和孩子們聆聽彼此的心聲
從蹣跚學步到如今成年加冕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付出了太多太多
這次的成長里
許多家長也為孩子精心準備了禮物
表達了自己的美好祝愿
他們或緊緊相擁
或相視而笑
現場溫情一片
成人禮很短
人生的路卻很長
這場艱辛的修行
陪你一起走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