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紅色基因的傳承,多次發表重要講話,提出明確要求。用好用活紅色資源,用心用情講好紅色故事,是高校博物館的使命所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紅色基因的傳承,多次發表重要講話,提出明確要求。用好用活紅色資源,用心用情講好紅色故事,是高校博物館的使命所在。
常州大學紅色文化主題教育館(以下簡稱“常大紅館”)是一座立足高校、面向社會的具有多種教育功能的紅色文化宣傳教育基地。該館自2019年建成開放以來,共計5000余批次、20萬余人次前來參觀學習,并先后入選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常州市黨性教育基地、常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及多個大中小學實踐教學基地。
“常大紅館”位于常州大學科教城校區文彰樓三樓,建筑面積1196平方米。該館以“紅色融入·鑄魂育人”為陳列主題,包括“融入新時代”“融入常州紅色文化沃土”“融入常州大學文化傳承特色”3個部分9個單元,配置3部高清大屏、10部資料查詢屏、21部滾動播放屏,存儲和播放紅色文化相關視頻和圖片資料893部,共展出各類展品2324件。立足常州市豐富的地方紅色文化資源和建校40多年來以紅色文化育人的累累碩果,“常大紅館”搭建了廣大師生持續學習與踐行紅色文化的橋梁。
當思政課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在博物館中“行走”,紅色文化育人正在這里不斷走深走實。建館七年以來,每年新生入學后“開學第一課”、校團委組織的“信仰公開課”、校紀委組織的“反腐倡廉課”等各種特色教育課均在館內舉行。學校黨委組織部、宣傳部、學工部、研究生院等部門處室和20多個學院,紛紛把“常大紅館”作為思政教育的“第二課堂”,舉辦一系列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
常州大學學生李琳琳說:“這里展出的一件件文物,一張張歷史照片,讓課本上的知識不再遙遠。我們多角度多層次地感悟到了一個民族為了生存和理想,尋找解放道路的斗爭精神。感悟到了紅色文化背后所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
運用數字化、網絡化手段提質升級,讓紅色館藏展品“活”起來。該館創建“常州大學網上紅館VR”,開發系列沉浸式紅色文化課程、虛擬實境,引導學生在身臨其境的體驗中接受思想洗禮、汲取奮進力量。同時,開展“革命文物周周講”“云上微思政課”“百館百校百場講壇”系列網絡課程,產出一系列兼具思想價值與流量傳播價值的融媒產品。
近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綜合改革與精品項目遴選結果。常州大學申報的《館地校企 四方協同——“紅館”矩陣群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成功入選。
以“紅館”為點、全國館校合作聯盟為面,該館集聚四方資源,打造出立足高校、面向社會的融多種教育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實踐教學平臺,憑借“館地、館校、館企”三維立體式聯動,打通紅色文化育人鏈條,拓寬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形成“共謀發展、共育新人、共建共強、共進共贏”的“四共”育人新模式。立足地方及學校實際,充分發掘校內外紅色文化資源,該館先后為揚州市團委、常州市天寧區法院和鐘樓區檢察院、奔牛機場邊防站、科教城派出所、中煤科工集團、常州紡織職業技術學院、江蘇省前黃中學、覓渡橋小學等地方單位提供紅色教育陣地。
從紅色文化資源的展示平臺到思政教育的“第二課堂”,從數字化手段的創新應用到四方協同育人模式的成功構建,常州大學紅色文化主題教育館的創新實踐為高校思政教育注入了全新活力,將紅色資源的力量充分釋放,讓紅色文化如春風化雨般浸潤人心。
來源:《新華日報》 2025年5月18日 第11版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