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策劃整理
編者按: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長與蛻變。(征稿及教育線索提供郵箱:qlwbyddx@126.com。)
文|臨沂市沂南縣界湖街道中心幼兒園教師 趙麗
本月,在園長的帶領下,老師們一起重點學習了華愛華教授的《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幼兒園課程》,這本書為我們理解和實踐“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幼兒園課程理念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剛開始閱讀的時候,感覺理論性比較強,似乎離我們的日常實踐有點“遠”,但隨著深入學習并結合自身工作經驗不斷反思,我逐漸發現,這本書其實離我們很“近”,而且近在咫尺,書中幾乎解答了我們一線教師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大部分困惑,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起初,面對書中那些深入淺出的理論闡述,說實話,我內心多多少少是有些“望而生畏”的。例如,書中關于游戲的價值、游戲與課程的關系、游戲環境的創設等論述,雖然邏輯清晰、論述嚴謹,但似乎在閱讀的過程中缺乏一些具體可感的操作方法,沒有抓手。我甚至一度懷疑,這些理論在我學習后是否真的能夠落地,是否真的能夠解決我們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然而,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我逐漸意識到,是自己低估了這本書的實踐指導意義。它并非高高在上、脫離實際的理論堆砌,而是一座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梁。當我將書中的理念與我們的日常工作進行對比反思時,那些原本抽象的理論和案例變得鮮活起來,那些原本困擾我們的問題也似乎越來越清晰。
回顧我們的日常工作,老師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惑與難題。例如環境創設方面,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創設出既安全又富有挑戰性的游戲環境?如何平衡教師的預設和幼兒的生成?如何讓環境真正為幼兒的游戲服務,而不是成為一種擺設?
材料投放方面,如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投放適宜的游戲材料?如何引導幼兒自主選擇和探索材料?如何避免材料的過度干預和限制?
一日生活組織方面,如何在保證幼兒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時,給予他們足夠的游戲時間?如何在各個環節中滲透游戲精神?如何平衡集體活動和個別化活動?
教師角色定位方面,如何在游戲中觀察和支持幼兒?如何把握介入游戲的時機和方式?如何成為幼兒游戲的合作伙伴而不是主導者?
這些困惑,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屢見不鮮,甚至讓我們感到有些力不從心。然而,當我再次翻開《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幼兒園課程》這本書時,我發現,這些困惑在書中都有跡可循,都能找到相應的解答或啟示。
例如,書中關于“環境是幼兒的第三位老師”的論述,讓我重新審視了我們幼兒園的環境。過去,我們總是習慣于將各種材料整齊地擺放在柜子里,貼上固定的標簽,看似井然有序,其實大大限制了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書中指出,應該“把柜子拉開,墻面還給孩子”,讓幼兒能夠自由地取用和歸還材料,讓環境成為他們探索和創造的樂園。這讓我深受啟發,自開展自主游戲以來,我們就開始嘗試動態調整柜子的擺放方式,并鼓勵幼兒也參與到環境的布置和管理。
這一小小的改變,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們的游戲興趣明顯提高,他們的探索和創造也變得更加主動和深入。書中調整前后圖片的對比圖清晰而直觀,更加讓我們感受到我們老師每個嘗試行為背后支撐的力量!
書中關于“標識的動態調整”的建議,也讓我受益匪淺。過去,我們總是習慣于使用固定的標識來管理材料和區域,認為這樣可以培養幼兒的秩序感和規則意識。
然而,書中指出,標識應該根據幼兒的游戲需求和發展水平進行動態調整,以支持他們的游戲和發展。這讓我意識到,我們的標識過于固定化,沒有真正起到支持幼兒游戲的作用。
于是,我們開始嘗試使用一些更加靈活和開放式的標識,例如圖片、照片、幼兒自制的標識等,并根據幼兒的游戲情況進行及時的調整。這一改變,不僅提高了幼兒的游戲興趣,也促進了他們的認知發展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還有,書中關于“一日生活中切大塊,給孩子和老師彈性時間”的理念,也讓我對一日生活的組織有了新的思考。過去,我們的一日生活安排總是過于緊湊,生怕哪個環節銜接不好會看起來比較混亂。這就導致各個環節之間缺乏彈性,教師和幼兒都感到有些疲憊和被動,沒有發揮孩子的主動性。
書中再次強調,應該將一日生活“切大塊”,給予幼兒和教師更多的自主時間和彈性空間,讓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節奏和需求進行游戲和學習。
這讓我深受啟發,我們開始嘗試調整一日生活的安排,將一些比較零散的環節進行整合和優化,并給予幼兒更多的自由活動時間。這一改變,不僅讓孩子們真正成為時間的“主人”,也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觀察和反思,從而更好地支持幼兒的發展。
學習這本書的過程,也是我個人專業成長的一次重要歷程。從最初的迷茫和困惑,到逐漸的理解和認同,再到最終的堅定和行動,我經歷了深刻的思考和轉變。
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觀念和實踐,開始嘗試將書中的理念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并打算隨時與老師們一起探討和分享學習后的體會。我逐漸意識到,作為幼兒園的教研主任,我的責任不僅僅是傳遞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激發教師們的思考與內驅力,引導他們成為幼兒游戲的觀察者、支持者和合作伙伴。
我深刻地認識到,游戲不僅僅是幼兒的一種娛樂活動,更是他們學習和發展的重要途徑。只有真正理解了游戲的價值,才能真正踐行“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幼兒園課程理念。而《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幼兒園課程》這本書,正是幫助我們理解游戲、踐行游戲理念的一把鑰匙。
最后,我想談談我們園所為什么引領老師們讀這本書。我們深知,教師的專業素養直接影響著幼兒的成長和發展。我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幫助老師們更新教育觀念,提升專業能力,更好地支持幼兒的游戲和學習。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