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期,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安全學院的“e網情深”志愿服務隊踏上了三下鄉社會實踐的征途,他們暫時放下書本的寧靜,踏入鄉間小道,深入章丘區龍山街道大官村,探尋能夠觸動當代青年心靈的“文...
2024年暑期,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安全學院的“e網情深”志愿服務隊踏上了三下鄉社會實踐的征途,他們暫時放下書本的寧靜,踏入鄉間小道,深入章丘區龍山街道大官村,探尋能夠觸動當代青年心靈的“文化密碼”,挖掘體驗非遺傳承項目,同時融入個人情感與創意,為這份寶貴遺產注入青春的活力。
在劉德功黑陶研學館,親眼見證一件黑陶藝術品從拉坯、壓光、刻花、到燒制的“誕生”過程,同學們近距離體會黑陶“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硬如瓷”的獨特魅力,親手嘗試制作,這份古老技藝在年輕人的手中煥發出新的生機。
穿越時光長廊,揭秘龍山文化的輝煌
實踐團踏入章丘城子崖遺址博物館,仿佛穿越時空,與4000年前的先民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館內展出的蛋殼陶杯、陶甗、陶豆等“國寶級”文物,讓隊員們深感中華文明的博大與厚重。
實踐團來到龍山水豆腐產業振興基地,被譽為中國“奶酪”的傳統美食,豆腐的歷史淵源與制作工藝真是不可小覷。大家邊觀覽邊品嘗豆腐美食,領略龍山水豆腐的獨特風味。隊員們表示,將運用所學專業知識,為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走進龍山貢米實踐田,農耕文化的氛圍撲面而來。大家挽起褲腿,手持耘禾棒,一起學習稻田勞作。汗水浸濕衣背,心中卻充滿勞動的喜悅。“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一位隊員感慨地說,我們現在生活條件太好了,物質豐富、物流便利,更要永葆勞動本色,養成勤儉習慣。
整個實踐過程中,“e網情深”實踐團積極為當地居民提供少兒科普課堂、網絡檢測、愛心理發等便民服務。他們走進“五保戶”和“空巢”老人的家中,為他們送去溫暖與關懷,展現當代青年勇于擔當、樂于奉獻的精神風貌,贏得村民們的廣泛贊譽,為和諧社會建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數字安全學院 馬道飛)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