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通過這次活動,以藝術致敬醫務工作者,以音樂療愈患者,也以實際行動傳遞溫暖。
3月29日中午,在北京協和醫院,繁忙的門診大廳不時傳來悠揚的笛聲、琴聲和熱鬧的鼓聲,現場演奏者除了穿著白大褂的醫生,還有很多年輕的臉龐,一曲結束,圍觀者中傳來叫好聲和掌聲。這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首次聯合北京協和醫院協韻演奏團舉辦的“協手同航”“學雷鋒”月門診公益演出活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首次聯合北京協和醫院協韻演奏團舉辦的公益演出現場。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參與此次演出的除了北京協和醫院協韻演奏團,還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校內志愿服務組織和北航藝術團的同學,內容包含民樂合奏、獨奏、西洋弦樂重奏等多種演奏形式,《上春山》《梁祝·化蝶》《My heart will go on》《大魚》……曲目涵蓋古典音樂和現代流行歌曲,演奏持續了一個多小時。現場不斷有患者及家屬駐足觀賞,不少人舉起手機拍視頻。為使圍觀人群不影響其他患者通行,現場有志愿者維護秩序。
“剛拍完片,還沒出結果,正好站這兒聽聽。”一位中年女性挽著她的母親說道。帶著孩子的家長希望小朋友可以近距離接觸這些年輕的大哥哥大姐姐。“很享受,我今天陪家屬來化療,等待的時候在這里聽聽音樂,調節一下心情。”患者家屬周先生向記者說道。
演奏吸引了不少患者和家屬圍觀。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協韻一直以來秉承‘白衣作禮服,病房即舞臺’的主旨,希望通過音樂為患者帶來關懷和醫學的溫度。”北京協和醫院國際醫療部胸外科主治醫師、協韻演奏團負責人鄭志博介紹,早在上學期間,他和幾名同學在醫院實習時便嘗試用音樂撫慰患者的心靈,因此建起了這支公益樂團,每年都會吸納有音樂特長的師弟師妹加入樂團,九年來,團隊成員已達180人左右,每個月大家都會從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做公益演奏,舒緩患者情緒。今天首次聯合北航的青年志愿者團隊,仿佛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我想告訴青年學生們,志愿活動一定要堅持做,在服務患者的過程中會得到心靈的撫慰和滿足。”鄭志博說道。
記者了解到,參與此次活動的北航學生不少來自于該校的醫工專業,負責小提琴演奏的劉楚軒和孫開新均來自該校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白衣天使”和大學生同場獻藝。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劉楚軒是醫工交叉實驗班的大四學生,從四歲起便開始學習小提琴,求學期間從沒放棄過。“音樂演奏成了我在學業中用于放松的愛好,考進北航后,我便加入了學校的高水平藝術團,知道此次公益演出的消息后我便立刻報名了。”劉楚軒介紹,她平時會在實驗室做生物材料方面的研究,在醫院一線實踐學習,希望在醫院這個空間也能有治愈性的音樂。
孫開新今年剛通過直博就讀博士研究生一年級,之所以在繁忙的學術和學業中抽出時間做公益,是因為能夠給患者和醫生帶來慰藉。
參與組織此次活動的北航校團委副書記趙圓表示,此次交流活動作為北航由學校美育向社會美育實踐拓展的生動體現,展現了醫工交叉學科建設背景下,北航與協和醫院全方位開展人才培養合作,攜手并進的局面。
“希望通過這次活動,以藝術致敬醫務工作者,以音樂療愈患者,也以實際行動傳遞溫暖,將美育浸潤的種子潛移默化地播撒到每一位北航青年心中,鼓勵他們成長為德才兼備的時代新人。”趙圓說道。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