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華為被斷供芯片之后,國內就經常會有“夸張”的消息流出,在半導體領域出現一點點的風吹草動,都可能會無限放大。比如華為在上海建立了光芯片工廠,就有人認為,華為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向美G采購芯...
自從華為被斷供芯片之后,國內就經常會有“夸張”的消息流出,在半導體領域出現一點點的風吹草動,都可能會無限放大。比如華為在上海建立了光芯片工廠,就有人認為,華為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向美G采購芯片了。當華為的云手機推出之后,就有人認為,華為不再需要芯片了。當中科院把光刻機列入了重點任務清單之后,就有人認為,光刻機問題已經被攻克了。看完這些“認為”,筆者只想說,哪有這么簡單?
歐美等科技強國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取得的優勢,我們怎么可能在短短的幾個月就完成反超呢?這樣的想法真的太天真了。雖然沒有人愿意被人卡住脖子,沒有人愿意被斷供,沒有人愿意看別人的臉色行事,可是越是在被動的時候,就越要保持清醒。半導體領域確實傳來了不少的好消息,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芯片難題就已經解決了,現實依舊是殘酷的。就在不久前,哈工大和清華也傳來了好消息,但是還是需要理性看待!
好消息一:哈工大在金剛石芯片上取得進展
在上個月的時候,哈工大就已經宣布了這個好消息,金剛石芯片有了新的進展。只不過現在很多的芯片研究依然處于實驗室階段,如果現階段來看,金剛石芯片以及石墨烯芯片在某些技術方面,我們已經有了優勢,可是從實驗室要正式商用需要多久的時間,沒有人能夠預測,所以要徹底打破美G的芯片壟斷,確實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任何的進步都是值得鼓勵的。
好消息二:清華大學在光刻機光源上取得突破
眾所周知,一臺小小的光刻機,擁有數十萬個小的零部件,而且這些零部件都是來自于各個國家的頂尖技術,如果我們想要自己生產和制造一臺7nm工藝以下的光刻機,難度非常大。雖然上海微電子已經在28nm光刻機和14nm光刻機上有所成績,但是距離世界頂尖水平還有很大的距離,也依然無法解決華為的高端芯片危機。
而清華大學這次主要是在穩態微聚束上面取得了進展,這是一種新型的光源,比現在EUV所使用的光源更加具有優勢,除了功率更高,帶寬更窄以外,還具有重頻更高的特性。但是這個新發現的光源依然還處于實驗室階段。
要在半導體領域實現“彎道超車”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管是華為想要研究的光芯片也好,還是石墨烯芯片和金剛石芯片也好,至少在未來的三年到五年的時間,硅芯片依然是主流的芯片。要自研和自產光刻機,難度依然很大。
就算我們現在處于落后水平,但是也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盲目自信,也不要過于悲觀!承認差距,也要記住被卡住脖子的“窒息感”,努力追趕,這就足夠了!一口吃不成個胖子,科技領域,更是如此!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