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上海通過發揮學校教師作用、發揮專業人才作用、加強師資隊伍保障“三管齊下”,持續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為深化新時代中小學體育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育體鑄魂 滬師風采】
編者按:
作為全國教育綜合改革先行區,上海自2012年率先啟動“高中體育專項化”改革試點以來,逐步構建起“小學興趣化、初中多樣化、高中專項化”體育課程體系。最新出臺的《深化新時代中小學體育工作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從課程、賽事、場地、師資、保障等9個方面發力,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為展現上海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創新實踐與育人成效,生動詮釋新時代上海教師群體的專業風采與教育智慧,光明網推出“育體鑄魂 滬師風采”系列報道。報道將通過案例剖析與名師講述等,解碼上海體育教育高質量發展之路。
新舉措,新要求。上海《深化新時代中小學體育工作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的推出,對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大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如何提升?
對此,上海通過發揮學校教師作用、發揮專業人才作用、加強師資隊伍保障“三管齊下”,持續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為深化新時代中小學體育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跨界”教師讓體育教育煥發新活力
在長寧區適存小學的操場上,校長曹永鄒每周都會帶領三年級學生跳長繩。這位“80后”校長堅持帶教五年,讓這項傳統運動成為校園“網紅”。除了校長帶頭上課,體育活動課還由全學科教師輪流執教。在這里,全體教師“人人都是體育工作者”,大家共同參與,讓體育育人煥發全新活力。
曹永鄒和孩子一起跳長繩 圖片來源:上觀新聞
“我的體育是數學老師教的。”上海市民辦立達中學的一句玩笑話,折射出教育理念的深刻變革。既是班主任又是數學教師的金津津,在冬天堅持與學生同跑大課間,她從未缺席、從不掉隊。在她眼里,合理的體育鍛煉有利于改善大腦功能,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專注度和學習效率。
在上海,專職體育教師更是練就“十八般武藝”,實現了“一崗多能”。據介紹,上海市光明中學積極為體育教師提供專項進修培訓,助力教師朝著“一專多能”的專業型體育教師的方向發展。其中,曾經執教籃球專項課的周昶老師,通過兩年訓練成為空手道黑帶并考取裁判員、教練員資格,成功轉型為空手道專項課教師。
上海市曹楊第二中學則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不斷加強足球專項教師業務能力,包括:一是請名家來學校講課指導,二是學校每年提供至少一次足球培訓。目前,該校的足球專項教師都參加了“學轉英超”校園足球教練員培訓,并參加了中國足協C級教練員培訓且獲得證書,其中一人還獲得全國優秀足球教師榮譽稱號。
一系列探索與嘗試,讓上海校園逐漸形成了“教師帶著學生動,導師陪著學生玩”的運動氛圍。
專業力量為校園體育注入新動能
在金山區,區體育局的18名專業教練有了新身份——中小學體育導師。據了解,該區創新實施優秀教練員入校帶訓制度,并建立了教練員轉教師政策,對符合條件者直接招錄進入學校,緩解了學校體育老師師資緊缺的問題。
車墩學校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拳擊訓練 上海市教委供圖
在松江區,為了更好拓展拳擊特色項目,車墩學校不僅有4名專職拳擊教師,還聘請專家對教師進行指導。該校通過聘請國家級教練員每天跟蹤訓練,完善教練員注冊、登記、培訓和管理制度,完善教練員任期目標、競爭擇優等實施辦法,不斷提高教練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執教能力和水平。
在楊浦區,控江二村小學已連續多年外聘專業足球教練,加入校園足球課行列。2021學年,該校增聘乒乓球、籃球、武術課程教練進入體育課堂。為確保特色課程質量,該校還積極引進優質體育課程,聘請專業教練員進校指導,形成了以年級為單位的“雙師”和“多師”體育特色課程。
這種“開門辦體育”的機制創新,實現了教育資源與社會資源的有機融合,更好滿足了廣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智慧賦能激發教師成長內驅力
為加強師資隊伍保障,上海從培訓賦能、評價激勵、條件改善等多方面入手,為體育教師成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在上海青教院附中,為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及教學能力,近年來,先后有多名教師參加上海市中小學體育與健身學科青年骨干研修班、上海市籃球教練員培訓、上海市足球教練員培訓、上海市網球教練員培訓等。
在南洋模范中學的智慧籃球館里,學生們佩戴著智能設備訓練,系統實時分析著動作數據。智慧籃球專項訓練與管理系統的應用,讓該校籃球專項教師的教學效率顯著提升。信息化技術與體育教學相融合的方式,為教師調整教學方案、教學方式、分層教學提供科學參考依據。
金山區教育學院則著眼于不同梯隊教師的現實需要,積極開展相關培訓。比如,青年教師以規范教學過程為目標,骨干教師以提升理論水平為目標,學科導師以發揮引領作用為目標。同時,為骨干教師搭建平臺,利用研訓教研、導師團項目等平臺,為課程推進提供堅實橋梁。
評價改革同樣亮點紛呈。各學校不斷優化教師績效考評機制,一系列保障措施,激發了體育教師的內生動力。
在上海市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上,來自各區的體育教師代表們將辛勤訓練的成果完美呈現。這既是上海體育工作高質量發展的見證,更是新時代上海體育老師積極向上、勇于奉獻職業精神的生動展現。(光明網記者邱曉琴)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