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探索中感受科學家們的非凡貢獻。
5月23日,2025年弘揚科學家精神系列活動走進北京市大興區。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德良等專家,和同學們共同探討了關于小行星和火星移民等趣味科學話題。在科學探索中感受科學家們的非凡貢獻。
5月23日,2025年弘揚科學家精神系列活動走進北京市大興區。王瀟 攝
同學們和專家一起探索小行星的奧秘
小行星撞擊地球會毀滅人類嗎?帶著這一問題,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德良來到了北京市大興區實驗小學,帶領同學們共同探索小行星的奧秘。
張德良講道,地球上的五代霸主:鸚鵡螺、盾皮魚、麗齒獸、水龍獸、恐龍,曾在五次滅絕中消亡。其中,恐龍就滅絕于6500萬年前的一次小行星撞擊地球中。這是地球上最恐怖的一次毀滅。遮天蔽日的塵埃阻擋了陽光,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造成物種的消亡?!八?,小行星撞擊地球真的有可能會毀滅人類?!?/p>
因為“瑪雅預言”,一些世界末日者宣稱,地球將在2012年12月21日發生重大災難。事實上,在2012年,確實有一顆直徑40-50米大小的DA14小行星,在距離地球約17200英里的空間掠過?!斑@實際上已經距離地球非常近了,甚至比人造衛星更加靠近地球。”張德良告訴同學們。
“我今天帶來了一小塊隕石的碎片?!睆埖铝寂e起了一個小小的隕石碎片向同學們展示。見到真實的隕石碎片,同學們的好奇心被瞬間點燃,紛紛湊到近前觀看。這個碎片來自2013年俄羅斯隕石墜落事件,隕石墜落時發出刺眼白光,并在空中和撞擊地面時產生巨大沖擊波,對三個城市造成巨大破壞。
張德良介紹了更多的真實案例。1976年,我國吉林省發生了一場世界上最大的隕石雨。他就曾在隕石雨發生后前往吉林進行考察,通過研究隕石在地圖上的墜落位置的規律,計算出隕石雨的飛行軌道,并推測出隕石來源于火星與木星之間小行星帶。2020年,在青海與西藏交界處的玉樹藏族自治州空中也出現了飛行火球。觀測結果表明這是一顆直徑約5-6米的外太空小天體,其撞擊能量相當于9500噸TNT爆炸。
面對來自于小行星的“威脅”,人類如何應對?
張德良介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定了“近地小行星追蹤計劃”,對可能撞擊地球小行星做了預估,有可能撞擊地球并帶來災害的近地小天體總數為1000多顆,現在全世界天文臺都密切關注它們的動向。其中就有目前社會上瘋傳的一顆直徑約300米的“阿波菲斯”近地小行星,將于2029年飛近地球。這些小天體將有可能對地球上的人類造成災害。
“地球現在很穩定,沒有跡象表明將會出現特大災害。但同時,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災害確實存在,人類應該對此有所警惕,并設法解決。我們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一定有辦法解決?!睆埖铝颊f道。
張德良向回答正確的同學贈送小禮品。王瀟 攝
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已經提出了許多辦法,例如用原子彈或者氫彈轟擊小隕星、發射巨型火箭推動小行星、捕捉小行星計劃等?!暗沁€有更多的辦法是科學家們沒想到的。我就經常收到別人寫來的信件,向我們提供解決小行星撞地球的辦法。希望同學們也能在課后對這個問題進行認真思考,提出新的解決辦法?!?/p>
這一“艱巨”的使命讓同學們感到責任在肩。大興區實驗小學天文社團的朱歆萁表示,這次講座學到了很多天文知識,科學家們用來捕捉小行星的儀器設備讓她大開眼界?!翱茖W家們的工作特別偉大,他們的研究對于人類的未來有著很重大的意義。”
假如在火星上舉辦奧運會
移民火星后,人類應該如何在火星上生存?假如要在火星上舉辦一場奧運會,會有什么不同之處?航天領域資深研究員南山(筆名)來到了大興區采育鎮,以科幻的形式帶領北京市大興區采育鎮第三中心小學的同學們“籌備”了一場在火星上舉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在籌備的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問題有很多。比如,火星面臨水資源緊張的問題,因此像跳水、游泳等水上項目無法舉辦?!霸趭W運會中,鐵人三項是包含了游泳的。請同學們幫我想一想,如果想在火星奧運會保留鐵人三項,我們應該對這個項目做什么調整呢?”南山向同學們提出了第一個問題。
田徑賽事的籌備同樣面臨諸多問題。南山講道,在鉛球比賽中,因為火星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3,火星上的運動員可以把鉛球扔得更遠。目前,地球上投擲鉛球的世界紀錄是最高8米、最遠25米;而在火星,同樣的力量可以將鉛球扔高17米、扔遠62米?!暗窃阪溓虮荣愔?,薄弱的引力卻可能使得運動員被鏈球轉飛,這又該怎么辦呢?”南山向同學們提出了第二個問題。
此外,還有一些運動項目無法在室內舉辦,比如自行車比賽。這時,就需要為運動員們設計一款輕便的宇航服,方便他們運動——南山向同學們提出了第三個問題。
“誰能解決以上這三個問題中的一個,我將送他一張火星奧運會的觀賽門票。”南山風趣地說道。面對有趣的科學課題,同學們紛紛展開了奇思妙想,并向專家表達著自己的看法。講座現場,南山把自己撰寫的火星科普書籍贈送給了同學們。
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激勵和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樹立科技界廣泛認可、共同遵循的價值理念,加快培育促進科技事業健康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作為2025年弘揚科學家精神系列活動之一,本次活動由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黨校)在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的指導下開展,大興區科學技術協會予以大力支持。2025年,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黨校)將持續推出更多精彩的弘揚科學家精神系列活動,推動科學家精神從科技界走向全社會。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