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王杰是第三位“上天”的北航博士。此前,“神舟九號”任務航天員劉旺是北航2017屆人機與環境工程博士;北航宇航學院教授桂海潮作為神舟十六號載荷專家奔赴太空,他本碩博就讀于北航宇航學院飛行器...
4月23日,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經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執行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由陳冬、陳中瑞、王杰3名航天員組成,陳冬擔任指令長。
新京報記者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悉,其中,航天員王杰是北航校友,是北航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工程力學專業2011級碩士畢業生2012級博士畢業生。據介紹,他是繼劉旺、桂海潮之后,第三位“上天”的北航博士。
4月23日,神舟二十號航天員正式公布,王杰(左)是北航校友。 圖/央視新聞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博連讀
根據公開消息,此次神舟二十號飛行乘組包括2名航天駕駛員和1名飛行工程師。航天員陳冬執行過神舟十一號、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時隔兩年再次擔任指令長。陳中瑞、王杰均為第三批航天員,即將踏上個人首飛之旅。其中,陳中瑞入選前是空軍飛行員;王杰入選前是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空間技術研究院的工程師。
據介紹,王杰,博士學位,2021年1月入伍,200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四級航天員,陸軍上校軍銜。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師。2020年9月入選為我國第三批航天員。經全面考評,入選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
根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眾號的介紹,1989年9月,王杰出生在內蒙古巴彥淖爾,一塊地和一群羊是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小時候幫父母干完活,他喜歡爬上陰山靜靜地待會兒,看草像云翻涌,看天比地遼闊。其余時間大多被他用來讀書。“常立志,不如立志長。”為了念更好的初中,王杰到親戚家借宿,從跟不上新學校的進度到成績穩定名列前茅,他用了很多個提前到校預習的早上和站在路燈下背書的晚上。
2003年10月16日,航天英雄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回到地球,中華民族飛天夢實現。距著陸點400公里外的課堂上,王杰看著老師在黑板上寫下這條新聞,他第一次聽到“航天員”3個字。通過努力學習,2011年,他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攻讀力學專業碩士學位,其間實現碩博連讀,繼續向工程力學方向深造。
北航已有三位博士成為航天員
2018年,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選拔首次擴大了范圍,相關科研院所和高校人員有機會成為航天員,當時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工作的王杰,在這次選拔中脫穎而出。
航天員訓練中,王杰不斷挑戰自我。因長期伏案工作缺乏鍛煉,他主動加練充分調用肌群,直到體能過關動作規范,他還習慣把不熟悉的知識隨手記下來,隔段時間就復習一遍,宿舍柜子里10多個筆記本都被翻得厚厚的。“做踏踏實實的人,干實實在在的事。”這是王杰身體力行的人生信條。
作為王杰的研究生導師、北航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吳大方教授和趙壽根副教授表示十分激動和榮幸,并為他送上祝福。據介紹,在北航學習期間,王杰思想上積極向上,學業上刻苦努力,科研上勤勉務實,始終專注于航天微振動隔振技術和新型器件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他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悉,航天員王杰是第三位“上天”的北航博士。此前,“神舟九號”任務航天員劉旺是北航2017屆人機與環境工程博士;北航宇航學院教授桂海潮作為神舟十六號載荷專家奔赴太空,他本碩博就讀于北航宇航學院飛行器設計專業。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