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2024年9月2日,教育部學位中心“青春向黨,振興有研”——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志愿服務團(第七批)分赴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和漢中市鎮巴縣的10所中小學校,開展為期一個學期的志愿服務活動。其間,在陜...
來2024年9月2日,教育部學位中心“青春向黨,振興有研”——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志愿服務團(第七批)分赴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和漢中市鎮巴縣的10所中小學校,開展為期一個學期的志愿服務活動。其間,在陜西師范大學召開行前動員會,在漢濱區和鎮巴縣舉辦座談會,并邀請力學、人工智能、音樂等相關領域知名專家為當地中小學生開講授課。
本批次志愿服務團由陜西師范大學21名研究生志愿者組成。陜西師范大學副校長楊祖培在臨行動員會上勉勵研究生志愿者們要繼續發揚“西部紅燭,兩代師表”精神,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中厚植愛國情懷,增長知識才干。學位中心研究生工作處處長周學軍寄語研究生志愿者,要發揮專業特長,投身教學一線,助力鄉村振興,同時深入開展調研,積累教學經驗和教育方法,在實踐中砥礪品德,在實踐中錘煉本領,在實踐中成長成才。
隨后,學位中心青年干部李紅艷、姚欣帶領研究生志愿者分赴兩地,與當地教體局、受援學校和研究生志愿者進行座談,面向志愿者開展崗前培訓和主題活動,并協調安頓志愿者在開展教學服務期間的食宿等日常生活。
在漢濱區的座談會上,江北高級中學、五里高級中學、張灘高級中學、流水中學、大河中學等5所接受幫扶的學校校長分別介紹了各自學校的基本情況。漢濱區政府教育總督學羅先升向新一批研究生志愿者表示歡迎,并介紹了漢濱區教育發展情況,同時就下一步的支教幫扶工作提出了意見建議。姚欣同志介紹了學位中心關于對口幫扶漢濱區鄉村振興的工作部署以及前期幫扶的工作成效,囑托新一批的研究生志愿者盡快轉變角色,發揮專業特長和年齡優勢,投注愛心耐心,在支教中有作為、有貢獻、有成長。
在鎮巴縣的座談會上,鎮巴縣教體局副局長王小波介紹了鎮巴教育發展情況,漢中市鎮巴縣鎮巴中學、城關小學、班城小學、通州實驗學校和職業中學等5所受援學校負責人參加座談。陜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志愿者代表張佳蕾表示:“作為中國研究生的我們,在未來的工作中會繼續堅守初心和使命,用自身所學,為鎮巴孩子們播種希望,傳遞愛和溫暖。”李紅艷同志叮囑研究生志愿者要時刻展現出中國研究生的形象,展現出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風貌,展現出可堪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風采。
為進一步引導當地中小學生熱愛基礎學科知識,了解人工智能前沿科學的發展,提升音樂素養,學位中心邀請了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魏悅廣,牛津大學工程科學系(人工智能理論與應用方向)副教授董曉文,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康嘯,為鎮巴縣同學們線上開展科普課程。專家們的課程受到當地廣大中小學生熱烈歡迎,得到當地教體部門和受援學校的贊譽,表示“大師課”為學生們開啟探索科學奧秘的大門,激發了孩子們主動擁抱人工智能的積極心態,音樂鑒賞課幫助學生們更加深刻理解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情感、意境和文化內涵。
同時,學位中心還組織研究生志愿者們在當地開展黨日活動。研究生志愿者們紛紛表示將以飽滿的精神參與國家鄉村振興,將更好地在實踐中克服困難、凝心聚力,完成好志愿服務任務,展示新時代中國研究生的青春風采。
“青春向黨,振興有研”——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志愿服務活動是學位中心鄉村振興對口幫扶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活動開展兩年來,先后七批次來自21所高校108位研究生志愿者,為漢中市鎮巴縣和安康市漢濱區10余所中小學提供支教服務,累計授課15000余節,研究生志愿者們將小我融入大我,用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