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排期三年后再退費,黃曉宇認為,這屬于自行協商解除合同的范疇。即教育培訓機構與家長磋商,就雙方簽訂的合同是否解除以及退款時間進行約定。如果家長不同意,自然屬于雙方未就解除事宜達成一致意見...
最近,在知名在線早教機構“小步在家早教”(簡稱“小步”)購課的家長們陷入了維權難的窘境。
購課的家長原先會定期收到教具、在家以線上方式完成親子早教,今年年初,家長們被告知因倉庫單方面解約,無法再提供教具,這意味著課程無法完整兌付,而家長們申請退款時卻被告知公司利潤有限,預計退款時間是三年后。
新京報記者在一個維權家長微信群看到,接龍的維權家長已有500多人,除消費者之外,不少“小步”的員工也在申請勞動仲裁討薪。“我們現在就希望創始人能出來給個說法,就算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也要討個公道。”一名前員工說道。
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目前,“小步在家早教”的運營公司北京小步大成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已由創始人彭琳琳變更為張永旭,在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該公司及張永旭均已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并被限制高消費。3月22日下午,新京報記者聯系到北京小步大成科技有限公司多家分公司的巫姓負責人,其以不能代表公司回應為由拒絕接受采訪和提供彭琳琳的聯系方式。記者通過社交媒體聯系彭琳琳也未獲回復。
不少家長被告知退款預計在2027年3月到賬。 聊天記錄截圖
家長申請退費被告知“排期三年后”
連日來,新京報記者多次收到關于“小步在家早教”的消費者投訴。同時,在黑貓投訴平臺、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也有家長反映小步退費難、教學質量低等問題。
根據官方介紹,“小步在家早教”成立于2017年2月,是北京小步大成科技有限公司的早期家庭教育服務品牌。該機構稱首創互聯網在家早教解決方案,專注于為0-6歲孩子家長提供系統科學的、非碎片化的線上家庭早教課程和服務,為中國家庭早期教育提供全方位一站式解決方案。根據家長們的介紹,在預付費購買早教課后,小步會根據孩子的年齡段寄送教具包,家長可以通過APP在線學習,根據真人錄制的視頻學習安裝教具,并在指導下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
“因為認同這一理念,我在三年前給孩子購買了小步的早教課,小步的營銷人員特別厲害,我給小孩購買的各類課程總課時費為6400多元,但現在對方無法兌現課程,也退不出錢來。”家住海淀區的張女士回憶,小步一直是在線服務,銷售和上課都在網上進行。2023年8月,她花1398元報了英語課后,對方承諾不滿意可以隨時退費,然而在沒開課的情況下,2023年10月她向對方提出退費申請,卻被一拖再拖。不久前她再次找客服要求退費,卻被告知“利潤有限,退費要排隊,預計排到了2027年”。
從一個維權家長群的接龍情況來看,270余名家長涉及的未消課時費從1000元到近萬元不等。不少申請退費的家長都被客服告知“三年后再退”。山東省濟南市的李女士表示,她此前購買的學習力課程一直未開課,2024年2月她聯系小步提出開課,卻被以沒有教具為由,要求其轉課,她又提出退費,被告知要等三年,“感覺被騙了”,李女士說道。
機構不再提供教具,在線早教課程無法繼續
目前,不少報名小步早教的家長面臨既不能繼續上課又無法退費的困擾。家住昌平區南邵鎮的馮先生反映,他花2987元報了每日學時40分鐘,為期18個月的線上課程,截至2023年11月,對方每月會寄送當月的教學學具,但從2023年12月開始,小步停郵教具。因為小步的視頻學習要依托教具完成,這意味著,即便小步為家長開通了所有學段的學習視頻,家長沒有教具也無法完成早教任務。 同樣未收到教具的家長張女士表示,對方的解釋是“倉庫單方面解約,無法再提供教具”。
小步客服稱倉庫單方面和小步解除合作,導致教具包無法發出。 聊天記錄截圖
“因為(小步)拖欠供貨商款項。”一位離職的工作人員證實了這一說法。他介紹,創業早期小步早教自有加工廠,大概在2022年左右,出現了經營和資金鏈問題,就把教具生產外包給其他廠家,因此出現質量等問題。
“用戶退費的原因是后續服務不好,再后來很多教具不發了。”該員工透露,因成本問題,有很長一段時間,小步開始默認“盡量不給那些不用APP看課的用戶發教具”,對此他解釋為,小步會根據幼兒的年齡和推送的課程寄送教具,但后期為了節省成本,不主動看課登錄APP的家長將收不到教具,“后來(小步)與教具合作商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導致想發教具也發不出來了。”
記者在采訪發現,小步早教除了銷售自有課程,還通過平臺帶貨其他產品,但最后也發生了產品兌付問題。張女士說,她去年年底在小步的帶貨直播中花290元購買了某兒童雜志的2024年全年期刊,但未按時收到雜志,向雜志社投訴后才知道對方并未收到這筆貨款。在張女士提供的雜志社回復中,對方表示,“基于小步平臺未與我社結算貨款,導致用戶未能及時發放正刊”,建議她申請退款。
家長稱通過小步直播帶貨購買的雜志費并未轉入雜志社。 聊天記錄截圖
收款單位頻繁變更,疑將“大廚”變更為法定代表人
記者了解到,小步今年還在繼續獲客、銷售,在一個維權群中,一位家長在今年3月2日剛剛交費1398元購買了英語學習包。
上述前員工表示,一些不需要教具的課程是可以在線上的,都是些錄播的音視頻內容,購買后直接觀看。
但家長們轉賬的公司發生了變化。“小步在家早教”APP顯示,其所屬公司為北京小步大成科技有限公司,但不少家長表示,收款方是北京小步愛成科技有限公司,近期的收款單位則變為北京星柵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小步大成”公司成立于2017年,“小步愛成”成立于2023年1月,“北京星柵”成立于2023年2月。“小步大成”與“小步愛成”的法定代表人均為張永旭。“北京星柵”的法定代表人為樊思靜,大股東為北京星境信息咨詢中心(有限合伙),而樊思靜與彭琳琳均為該咨詢中心合伙人。對此,有家長及員工質疑該機構頻繁更換主體斂財。
不少家長稱,小步會推薦家長們把未消課時費兌換包括火花思維、洋蔥數學、編程貓等其他機構的課程,因涉及轉課計價、家長意愿等問題,家長們擔心既不能退費又被強制轉課。新京報記者向上述企業相關負責人核實,基于2021年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和北京民辦教育協會聯合向企業頒發了“同業互助,公益先鋒”證書,上述企業確實對小步在家早教有課程兌換的支持,但可兌換課程僅限部分AI課和錄播課。
家長們提供的小步早教關于兌課的協議條款。 聊天截圖
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小步在家早教”的APP運營公司、北京小步大成科技有限公司已被法院列為限制高消費企業,其投資的北京小步愛成科技有限公司曾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而被法院強制執行,天眼查中顯示其“經營異常”。
根據公開報道,“小步在家早教”創始人兼CEO原為彭琳琳,2021年9月初,其名下的多家公司發生了法定代表人的變更,由彭琳琳變更為張永旭。除小步大成科技有限公司外,包括小步愛成科技有限公司、小步圓成科技有限公司在內的張永旭名下多家公司,均有彭琳琳曾擔任股東或法定代表人、監事的痕跡。“其實在公司內部,張永旭被稱作‘大叔’,是個廚子,負責給小步員工放飯。”上述員工提供了相關聊天截圖。
在抖音平臺上,彭琳琳的賬號為“云寶媽談成長”,其最新一期更新停留在今年1月18日,評論區已經關閉,截至記者發稿,其未回復記者的留言。
小步創始人彭琳琳的抖音賬號最后一期更新在2024年1月18日。 網絡截圖
律師:培訓機構不能單方面決定三年后退費
小步早教在多家關聯公司涉及限制消費令的情況下仍舊售課的經營行為是否涉嫌欺詐?其承諾的排期三年后退費行為涉及哪些法律問題?對此,新京報記者采訪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黃曉宇分析其中法律問題。
黃曉宇表示,從民法角度來說,家長所述的欺詐一般是指《消法》第55條的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那么什么樣的行為可以認定為欺詐?黃曉宇表示,依據《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規定,如果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存在騙取消費者價款或者費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夸大或隱瞞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質量、性能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信息誤導消費者的,都可認為構成欺詐。
而依據今年3月15日由國務院剛剛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第49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消費者有權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要求經營者予以賠償。“回到這起事件,我認為如果機構明知自身不再具備履行合同的能力,還在收取學費,則符合處罰辦法中騙取消費者價款,而不提供服務這一情形,可以認為機構欺詐,主張三倍賠償。”黃曉宇表示,但實踐中,教育培訓服務是否落入消法調整尚存一定爭議。“退一步說,即便不屬于消法調整,機構的此類行為也屬于違約。“黃曉宇稱,即機構沒有按照合同約定,提供相應的培訓服務。作為家長,可以提出解除合同,退還剩余課程款項的要求。
至于排期三年后再退費,黃曉宇認為,這屬于自行協商解除合同的范疇。即教育培訓機構與家長磋商,就雙方簽訂的合同是否解除以及退款時間進行約定。如果家長不同意,自然屬于雙方未就解除事宜達成一致意見,機構并不能單方決定三年后再退費。
黃曉宇介紹,我國《民法典》規定,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的,屬已達到法定解除的條件。這起事件中,如果教育培訓機構無法再提供服務,就屬于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約定的主要債務,家長無須同意機構提出的三年后退款條件,就可以主張合同解除,并要求立刻退還剩余款項。“當然,上述情形須是教育培訓機構確實經營不善導致無法履行合同義務,如果機構收取的經費沒有用于日常經營,而是非法占有,則可能涉嫌詐騙。”黃曉宇補充道。
“教育培訓退費難、跑路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家長要有法律意識,不能著急掏錢。”黃曉宇表示家長在選擇培訓項目時,可以先了解簽訂合同的主體是誰,上網查一下該公司的經營狀況,“如果對方已經被列入經營異常,甚至主要負責人都被限制高消費,肯定就不能再買這家公司的課了。”黃曉宇表示,相關部門也要出臺政策,遏制教育培訓機構肆意違約,侵害家長權益這一情形蔓延。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