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環抱的孤石小學一片寂靜,學生們都已經離開了學校,鄉村教師孫克會還在教室里批改作業。今年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年,孫老師說:農村學校還缺教師,不管學校需不需要我,我都會站好最后一班崗,能發揮余熱了還繼續發揮余熱。
4月27日,群山環抱的孤石小學一片寂靜,學生們都已經離開了學校,鄉村教師孫克會還在教室里批改作業。今年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年,孫老師說:農村學校還缺教師,不管學校需不需要我,我都會站好最后一班崗,能發揮余熱了還繼續發揮余熱。孫克會已經在這個深山里的學校執教42年,大山里陸續走出去700多名學生,有不少家庭兩代人都是孫克會的學生。
4月22日,洛陽市對全市各行各業基層先進人物進行表彰,孫克會作為鄉村教師被評為“最美洛陽人”,對此孫克會顯得很平靜:我沒想過要得什么榮譽,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教師,也沒啥過人之處,把學生教好,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回憶起自己從教的40余年,孫老師說以前村里學生多,有一百多人,現在人都出山了,只剩下幾十個孩子,最早的校舍是土房,現在已經是樓房,教育條件也改善了很多,國家強盛了,教師收入也提高了很多。
40多年前,13歲的孫克會上山砍柴時,不慎從山崖上滾落,摔斷左腿踝骨,因山區交通不便,耽誤了救治時間,以至于左腿被截肢……當時學校缺乏教師,孫克會高中畢業后拄著拐杖,做起了一名代課教師,之后通過自考轉正,孫克會的頑強精神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孤石學生。
孫克會告訴作者:自己雖然是個殘疾人,但是和孩子們在一起很快樂,很多走出去的學生回來,還會到學校來看他。走出校門的孫克會也迎來了村里人的熱情招呼,每一位見面的同鄉都會問候孫克會。
孫克會的家距離學校約有2公里多山路,孫老師買了一個殘疾專用摩托車代步,從學校到家里有一條河,每逢夏季洪水泛濫,孫老師告訴作者:沒有修公路、架橋之前,他和學生們一起住在學校,最怕的就是發洪水,回不了家。90年代之前的農村學校,居住遠一些的學生需要在學校里做飯,孫克會就帶著大一點的學生在附近山坡撿柴,還需要給小的學生做飯。
回家后,孫老師喊了幾聲,家里沒有人。老伴兒到地里干活去了,給兒子打了電話,說是到鄉衛生院檢查身體了。孫老師提起來兒子,就感覺很難受,唯一的兒子已經32歲,中專畢業后突然發現患了一種怪病,數年來耗費十幾萬,依然無法確診治療。
孫克會拿出來兒子的檢查報告說:我自己殘疾沒關系,克服一下也能過,沒想到孩子得這個病比較奇怪,治了快十年了,你說現在科學這樣發達,還是沒辦法治。孫老師的兒子2008年起感覺渾身無力,身體無比消瘦,到多家醫院檢查,最后確診是肌無力。上海的一名專家對他們說:現在沒有好的辦法,先回去等著吧,也許過幾年就會有能治療的藥物研發出來了。
對于父親的工作,小孫很支持,他說:我們一家都是農民,以前,我媽身體不好,治病花了不少錢,我這些年又前后花了十幾萬,要不是國家、教育行業支持,我們家過得會很艱難,我現在啥也干不了,站一會兒就感覺吃力頭暈,也幫不了他,我爸喜歡小孩,我就支持他繼續教下去……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