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月1日至30日,將陸續舉辦1場主論壇、20個平行論壇、1場線上展演,300余位海內外舞蹈領域的專家學者、藝術家、青年舞蹈人才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同探討新時代的舞蹈藝術和舞蹈教育的話題。
如何利用知名舞蹈展演活動做好舞蹈拔尖人才培養?如何完善中國舞蹈學科體系建設?“一帶一路”上的舞蹈文化如何有效傳承?11月1日,以“舞蹈文化·傳承與發展”為主題的第五屆“BDA(Beijing Dance Academy北京舞蹈學院)舞蹈論壇”在北京舞蹈學院開幕,來自國內外舞蹈界專家學者共1000余人齊聚“舞蹈家搖籃”舞蹈劇場,共同見證論壇開幕。
據介紹,與往年論壇集中在三天的組織形式不同,本屆論壇首次推出“學術月”概念,從11月1日持續至30日,其間將陸續舉辦1場主論壇、20個平行論壇、1場線上展演,300余位海內外舞蹈領域的專家學者、藝術家、青年舞蹈人才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同探討新時代的舞蹈藝術和舞蹈教育的話題,以開創舞蹈文化傳承發展新局面。
開幕式上,北京舞蹈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高度與知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對談。圖/北京舞蹈學院
將推出“獻禮校慶70周年”系列公開課
“‘BDA舞蹈論壇’始于北舞,成長于各位專家,傳播和綻放于國內外線上線下對舞蹈存有赤誠之愛的大家?!遍_幕式上,北京舞蹈學院黨委書記巴圖在致辭中表示,四年前,在論壇開設之初,用“踏雪尋梅”表達論壇在舞蹈學術領域開疆拓土的決心。如今論壇已成為中國舞蹈藝術重要的學術文化符號、重要的學術交流方式、重要學術成果集成平臺。
“今年是我們重現萬千煙火的年份。我們在復蘇之路上闊步前行,人民的精神開始愉悅,藝術的思想開始活躍,藝術活動開始迸發。”巴圖舉例表示,今年,北京舞蹈學院與中國舞蹈家協會、西藏自治區文化廳等35家單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促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開展《楊家嶺的春天》《唱支山歌給黨聽》《舞動經典》新一輪巡演,推出“BDA舞蹈展演季”系列演出;成功舉辦第13屆“桃李杯”、2023“北京大學生舞蹈節”等。此外,該校即將推出“獻禮校慶70周年”系列公開課,出版體現學院辦學經驗的系列論著等,展現新時代舞蹈教育新氣象。
北京舞蹈學院黨委書記巴圖在開幕式上致辭。 圖/北京舞蹈學院
中國文聯書記處書記(掛職)、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黃豆豆致辭表示,“BDA舞蹈論壇”經過四年的積累沉淀,從無到有,每年11月固定舉辦,已成為中國舞蹈界的一個學術風向標和重要學術IP。今年論壇以“舞蹈文化·傳承與發展”為主題,將緊密結合國家重大歷史文化節點,回應時代話題,展開深度思考,以學術引領文化建設。
“作為北京舞蹈學院的畢業生,為學院取得的整體性、跨越式進步感到自豪……也借此機會提前祝福母校建校70周年碩果累累?!秉S豆豆說道。
論壇聚焦舞蹈拔尖人才培養等三大主題
今年,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與北京舞蹈學院共同承辦的第13屆“桃李杯”全國青少年舞蹈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全面呈現了我國舞蹈教育教學最新的優秀成果。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劉冬妍表示,希望在本屆論壇中圍繞“桃李杯”展開的一系列學術交流研討活動,全面總結新時代專業舞蹈教育教學發展成果,深入探討高層次舞蹈專業人才培養的規律特點,更有效促進舞蹈教育與創作演出的雙向促進、深度融合,為全面提升我國舞蹈人才培養質量、營造更加積極健康的舞蹈藝術生態提供堅實基礎和有力支撐?!肮膭罡魑粚<覍W者以開放的視野,在中外學者的交流互鑒中,發揚中國舞蹈學科特色,在世界舞蹈理論體系中構筑中國舞蹈理論版圖,為構建中國舞蹈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作出積極貢獻和創新探索?!眲⒍f道。
國內外舞蹈界專家學者、青年藝術家參與開幕式。圖/北京舞蹈學院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本屆論壇設置“‘桃李杯’與舞蹈拔尖人才培養”“中國舞蹈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一帶一路’上的舞蹈文化”三個論題方向。巴圖介紹,本次論壇基于“桃李杯”拔尖舞蹈人才培養規律的學術研究,基于中國舞蹈“三個體系”開展學術討論,基于“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中國舞蹈面向世界”的學術討論,是對推進教育事業發展有內在邏輯的一個體系?!霸谶@一體系中,拔尖人才培養是核心,關于中國舞蹈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建構是基礎,面向世界的開放視野是關鍵。所有學術集成是關于‘三個體系’的思想成果,是舞蹈藝術事業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力量。這是論壇有邏輯關聯的三個組成部分?!卑蛨D表示。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