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上,北京市教委公布了2023年北京高校本科教學項目的獲獎名單,涵蓋北京高等學校教師名師獎、北京高校優質本科課程獎、北京高校優秀教學管理人員獎等14個獎勵項目。
“從小學到中學,我的理想、我的未來等等有關職業選擇的所有題目,我都會毫不猶豫堅定地寫上神圣的名詞:教師……”9月6日下午,教師節前夕,在2023年北京高校本科教學表彰大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教授李亞梅現場分享自己選擇教師這一職業的初心與堅守。
當天,北京市教委公布了2023年北京高校本科教學項目的獲獎名單,涵蓋北京高等學校教師名師獎、北京高校優質本科課程獎、北京高校優秀教學管理人員獎等14個獎勵項目。其中,李亞梅等78位教師獲得第十九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清華大學彭建敏等64名教師獲得第七屆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獎。
來自不同高校的6位獲獎代表分享自己的故事。首個上臺分享的李亞梅用初心與堅守、傳道與授業、學習與提升、使命與未來四組關鍵詞概括了自己三十多年的從教生涯。李亞梅表示,作為教師自己始終在思考如何把課講好,讓學生有所收獲,也在思考如何做好學術和教學的互促融合,“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好老師不僅要把課講好,更是在潤物無聲中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效其行’。”
在李亞梅看來,學生能力的培養應該是全方位的,在課堂上,自己始終注重課程內容、規范和實踐的相統一,同時將課程思政融入其中,“要培養學生有關懷人生、關切社會的大情懷,這樣他才能成為一個有責任的法律人。”與此同時,教育教學是無止境的。李亞梅表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全力投入,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深化教學內容,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和技術,從而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
教師節臨近,李亞梅也給新入職的教師們送上了祝福,“現在的青年教師都有很好的學科背景,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學術能力很強,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注重將學術和教學相融合,這兩方面是青年教師們需要下工夫的。”
“我們本科生導師育人團隊很好地結合了院校教育和師承教育的優勢,學生一入學就有導師陪伴。”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帶頭人,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黨委書記、教授龔慕辛介紹了中醫藥學專業本科生導師育人團隊的特點,導師不僅教授學生知識,也會解答學生關于專業理解、專業發展等各個領域的問題。
在教學上,學生在課上跟著教學計劃學習,課下每兩周會有一次本科生導師組的組會,老師們各自發揮所長,比如有的老師有醫師資格證,就會帶著學生出門診;有的老師在科研方面有鉆研,就可以更早地帶學生進入實驗室從事科研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非常受益。而且,教學相長,老師們也受到激勵和啟發。”龔慕辛在采訪中表示,未來還會緊跟新時代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
表彰大會上,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也向教師們送上了節日祝福,他強調,要加強高校教育教學工作,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水平,還要充分發揮首都教育資源優勢,統籌在京中央高校和市屬高校教育資源,通過大學城聯盟建設、北京學院、教學共同體、學分互認等工作,不斷提升教育教學創新的開放性。
同時,還要繼續突出教育教學創新的應用性,高度重視教學成果的推廣,拓寬教學成果轉化應用的渠道,把獲獎的優秀教學成果轉化為人才培養的現實素材。
針對教師發展,李奕提出,要加大教師教學發展工作力度,強化思想政治素質考察,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建立健全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為主線的培訓體系,加強教師教學能力建設。同時,健全教師評價激勵機制,進一步改革和規范教師激勵和考核制度,全面激發教師隊伍創新活力,營造教師潛心教書育人的良好環境。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