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的統籌指導下,經云南省追逃辦、省人民檢察院扎實工作,成功規勸“百名紅通人員”第27號郭欣回國投案。
日前,在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的統籌指導下,經云南省追逃辦、省人民檢察院扎實工作,成功規勸“百名紅通人員”第27號郭欣回國投案。
郭欣是何許人也?或許許多人對這個名字很陌生。不同于那些惡名遠揚的、不學無術的貪腐分子,郭欣此前的社會角色并不會讓人與“紅通”聯系起來。
郭欣是六十年代生人,原來是云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她涉嫌共同受賄及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在2010年8月逃往美國,其后被通緝。2015年4月,她成為“百名紅通人員”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郭欣在歷史學研究中的專長包括“世界現代當代史、美國史、史學理論”,她在90年代曾于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系、費正清研究中心等機構進修。在云大任職期間,她指導過多個研究生。
據了解,郭欣案發后,云南省追逃辦充分發揮協調機制作用,掛牌重點督辦,省檢察院成立了專案組,專門應對郭欣案及其帶來的相關問題。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外逃人員選擇歸國投案。比如,今年6月投案的葉麗寧,曾是外逃8年的“紅通”人員。中紀委曾用“在政策感召、親情感化、法律威懾下,葉麗寧最終選擇回國投案并退繳了全部贓款”來評述葉麗寧案,其中也能看出,中紀委在海外追贓中的思路和技巧。
政策感召是其中的重要方式,簡言之,就是讓身處海外的在逃人員看到國家政策的感召力量。
2016年11月16日,潛逃海外13年之久的“百名紅通人員”頭號嫌犯楊秀珠回國投案自首,此時,其當年“死也要死在美國”的“豪言壯語”不見了,改稱“逃亡的日子不好過,總歸是回家好”。事實上,楊秀珠被成功勸返,得益于追逃人員緊盯個案的堅持和因案施策的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紀委在開展反腐敗國際追逃工作之初,就始終堅持追逃和追贓同步進行。
在中紀委公布的一份材料中就提到,對于轉移至境外的腐敗資產,中國將會同有關國家開展合作,通過雙邊刑事司法協助條約、引渡條約或境外民事訴訟等方式進行追贓。“紅通”人員歸國后,等待他們的也將是黨紀國法的懲處。
注意到,近期多個“紅通”人員選擇投案歸國。除了郭欣,7月以來,就有任標、黃紅、劉常凱、王林娟、徐雪偉等5人回到中國。
截至郭欣投案歸國,“百名紅通人員”已到案47人。借用中紀委說過的話,這展現了中央“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再次證明海外不是法外、國外不是避罪天堂,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會被追回來繩之以法。外逃腐敗分子只有徹底放下幻想,早日回國投案,才是唯一正確選擇”。
原標題:“紅通”里唯一的大學女老師,外逃美國7年后。。。。。。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