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形填空”一文以生動的筆法講述了一個關于自信自強的故事。故事主人公原本羞怯,轉學后,因一次課上的“交頭接耳”被老師罰寫檢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檢討書”竟成了令人捧腹的佳作。
6月8日下午,隨著英語科目考試結束,2023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中統一高考的三門考試科目全部考完。多位基教研專家和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對今年北京高考英語卷進行了點評。
在專家看來,今年的英語卷選材豐富多樣,內容積極向上,突出對考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強調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同時滲透對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及學習能力等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
試題選材兼具“趣味性”,有不少科技元素
專家表示,2023年高考英語試題在選材上兼顧教育性、人文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積極培養和塑造考生的情感認知、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
比如,“完形填空”一文以生動的筆法講述了一個關于自信自強的故事。故事主人公原本羞怯,轉學后,因一次課上的“交頭接耳”被老師罰寫檢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檢討書”竟成了令人捧腹的佳作。故事主人公也因此認識到自己在寫作方面的潛力和天賦,最終實現了從羞怯到自信的轉變。專家表示,故事旨在引導考生正確認識自我,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做一個自信自強的新時代青年。
與此同時,2023年高考英語試題在選材上積極引導考生關注前沿科技,關注人類社會所面臨的熱點問題,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
比如,閱讀C篇一文中,作者指出了西方在工業化進程中因短視所帶來的種種問題。這啟發人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今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現實意義和價值。文章也有助于考生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從全球的視角觀察和認識世界。閱讀D篇探討了人工生命這一科學前沿問題,旨在引導考生拓寬視野,關注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變化,關注科學技術進步的新成果。
引導學生擺脫“躺平”思想
專家表示,2023年高考英語試題堅持以學生為本,注重引導考生關注成長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例如,閱讀C篇一文啟示考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要居安思危,樹立遠大目標,避免“短視”,擺脫“躺平”思想,激發奮斗意志。“閱讀表達”一文探討習慣的養成,要求考生結合自身生活體驗反思總結自身的好習慣,旨在鼓勵學生培養健康的習慣,發揮了價值引領的積極作用。
此外,試題也立足北京、放眼中國、展望全球,有利于把學生培養成具有中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英語作文以“綠色北京”為主題創設情境,引導考生關注北京的綠色發展,關注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認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激發考生熱愛首都、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懷,幫助考生堅定“四個自信”,用英語講好“美麗中國”的故事。
命題強化應用導向,引導學生能用英語、會用英語
2023年高考英語試題在命制過程中注重貫徹落實新課程理念,豐富核心素養考查路徑,進一步凸顯素養立意。試題設計以情境任務為載體和驅動,以知識、技能和策略等要素為手段和工具,以解決問題為目標和導向,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試題通過創設綜合性、開放性和真實性的情境和問題,啟發考生多角度思考,展現思維廣度,從而更好地分析問題,更有效地解決問題,把答題轉變為解決問題。
“測什么”和“怎么測”是語言測試的永恒主題。2023年高考英語試題命制依據新課標,就“測什么”這個問題給出了清晰的回答,進一步明確了考查目標,即在全面考查核心素養的前提下,著力考查考生運用語言知識、非語言知識以及各種策略,參與特定情境下某一話題的語言活動時表現出來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專家表示,2023年高考英語試題在命題過程中強化應用導向,引導學生能用英語、會用英語,積極引導和反撥教學,促進學以致用。試題中對語法的考查注重基礎、突出主干、強調運用,重在考查考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這能夠有效引導教學在關注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