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劉林關注職業教育的話題,針對當前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的主要短板——上有天花板限高、下無根基不穩、中間斷頭路難通等問題,他分別從重建初等職業教育、優化中等職業教育和拓展高...
“職業教育東風雖好,但沒有大改革依然不會有大發展 。”3月8日,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督學、北京城市學院校長劉林在政協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說道。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他關注職業教育的話題,針對當前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的主要短板——上有天花板限高、下無根基不穩、中間斷頭路難通等問題,他分別從重建初等職業教育、優化中等職業教育和拓展高等職業教育三個方面提出具體改革創新的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督學、北京城市學院校長劉林。 受訪者供圖
重建初等職業教育 要在中小學夯實職業意識和能力
2019年以來,為推動職業教育發展,中央先后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等重要文件,布署了一系列事關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措施。2022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全面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正式確立了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與普通教育有同等重要的法律地位。
“可以說,近年來職業教育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政策制度環境和社會市場環境,職業教育發展也取得了歷史性的進展。但是不能回避的是,職業教育吸引力仍與普通教育有著重大差距。”劉林坦言,當下,職業教育“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選起來不要”的狀況沒有實質性好轉,相當多的職業院校仍然沒有走出靠征集志愿補錄、低分數甚至無門檻仍招不滿計劃招不到優秀生源的現實困境。
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劉林認為,關鍵在于職業教育自身要破除落后觀念主動進行改革,以全面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適應性為重點,構建面向未來需要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首先,劉林建議重建初等職業教育,把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根基夯實。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要能真正“頂天立地”,必須從初等職業教育入手把基礎打牢做穩。劉林介紹,我國過去一個時期曾經設有初級職業技術學校,后來由于畢業生就業出路問題取消了,因此,現行職業教育體系和普通教育體系中都沒有初等職業教育。
“系統的初等職業教育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基石,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具體來講,劉林建議重建初等職業教育應從國家層面做好頂層設計規劃,對目標、大綱、教材等關鍵環節統籌考慮,而實施層面不要再建新校鋪攤子,而是走職普融通的路徑,即在現有小學、初中學校普遍開設職業認知課、生活技能課,結合勞動教育,通過行業參觀、職業體驗、模仿制作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從小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動手能力、工匠精神,為未來職業選擇、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也有利于從娃娃抓起,消除對職業教育的偏見,在孩子們心中樹立職業教育的良好形象。
打通職普融通“斷頭路” 打破高等職業教育“天花板”
劉林建議,優化中等職業教育辦學定位,把職普融通的“斷頭路”修通。“當前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最大的痛點也是最關鍵的環節在中等職業教育的定位問題。”他介紹,中等職業學校分為中專、職高、技校三種類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為百姓子女提供了大量就學就業機會,為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了大批實用人才,已成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基本力量。但是隨著產業升級換代社會變遷發展,尤其是人民群眾對有利于子女未來持續發展教育需求的增長,以就業為目標的中等職業學校多數處于“招不到生、就不了業、叫好不叫座”的狀態,進而也影響了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
“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必須要看到廣大家長強烈反對初中后職普五五分流的合理因素,要從中東部地區多數中職學校畢業生目前主要出路已經轉為升學的現實情況出發,重新調整中等職業學校的布局。”劉林介紹,地方區域仍有中等職業教育層次就業崗位需求的,可以保留部分以就業為目標的技校、職高。對于已經沒有就業需要的地方,建議對中職學校從辦學定位著手進行全面改革,由以就業為目標設置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成為寬口徑、對應高校專業大類設置專業,課程和教學內容以為高等職業教育提供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服務為主,同時做好四個強化即“強化文化知識培養、強化科學素養教育、強化職業道德養成、強化工匠精神塑造”,為培養新時代高水平職業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明了‘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的方向,這不僅僅指的是普通高中,也包括中等職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加快整體定位改革的同時,應立足市場需求加強辦學特色建設,有條件的地方應支持中職學校建設成為綜合高中、科技高中、藝術高中、外語高中,打造一批新型高水平職業學校。”劉林說道。
高等職業教育改革方面,劉林建議拓展辦學格局,把限制學生持續發展的“天花板”打破。2021年全國專科高職招生552.6萬,而本科高職招生只有4.14萬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積極滿足產業升級對高層次職業人才的迫切需要,劉林認為,應加快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發展,同時適時開展研究生層次職業教育試點。
“如何落實中央提出的本科等高層次職業教育穩步發展的要求,我認為應該少建新校,更多地利用現有高等教育資源,在穩定高等教育總體規模基礎上,積極調整高等教育類型結構,鼓勵應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參與高層次職業人才培養,從而使職業教育得到充分發展。”劉林表示,必須扭轉一個狹窄觀念,即只有校名帶職業的才是職業院校,只有職業院校才能辦職業教育。在本科總體規模、辦學質量已經穩定的情況下,他建議支持有意愿的應用型本科院校舉辦職業教育本科,從而全面優化高等教育結構,更好地服務現代化強國建設。“建成讓不同稟賦不同志趣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多元成長的育人體系,從而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讓每個孩子的人生都能出彩的夢想成為現實。”劉林說道。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