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新名詞“咕卡”正風靡學生群體。一種經手工裝飾后的精美卡片被“10后”稱為“社交神器”,甚至成為小學生閨蜜局的“必備好物”。
最近,一個新名詞“咕卡”正風靡學生群體。一種經手工裝飾后的精美卡片被“10后”稱為“社交神器”,甚至成為小學生閨蜜局的“必備好物”。
“咕卡”話題掀起了一撥回憶殺
據了解,“咕卡”是韓文中的“貼卡”的音譯,即用貼紙等裝飾一張小卡片。“咕卡”素材包含卡通IP形象、人物、風景、寵物、文字等,還出現了咕盤、咕扇、咕卡磚等多種形式。
“原來塑料卡上貼貼紙就是‘咕卡’!”不少網友恍然大悟,“那我們小時候也‘咕’過。”“咕卡”話題在網上掀起了一撥“回憶殺”:“阿姨沒咕過卡,阿姨以前都咕家里大衣柜。”“姐姐小時候喜歡咕家里大白墻。”“哥哥小時候把電視屏幕上都咕滿貼紙,媽媽回家咕哥哥屁股上好幾個鞋印子。”
價格十幾到幾十元不等
“咕卡”很受中小學生歡迎,特別是女孩子,她們自己動手制作小卡,既能享受創造美的樂趣,也能在制作手工的過程中放松身心,緩解壓力。
貼紙、卡盤、鑷子、立體貼飾、裝飾筆是“咕卡”必備裝備,尤其是各種亮晶晶、粉色系的貼紙、貼飾,少女心滿滿。記者發現,咕卡零售商品價格普遍在五十元以內,成套的素材包價格較貴,如一套咕卡手帳素材包售價為59.9元。淘寶網上,記者搜索“咕卡”一詞,出現的商品價格普遍為幾元到幾十元不等,帶有“豪華版”“禮盒裝”等關鍵詞的售價在兩百元以上,也有部分咕卡套裝價格破千。
“雖然單個材料不貴,但是買一大堆還是很燒錢的。”一位七年級女生家長向記者介紹。記者在“咕卡退坑”貼文中發現,雖然“咕卡”被稱為“平價快樂”,但亞克力活頁本、咕卡筆、奶油膠、火漆印章等一系列衍生品價錢并不便宜,不少“入坑”玩家就因周邊產品花樣繁多,紛紛選擇退出。
專家建議避免過分沉溺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學張坤老師告訴記者,之前在學校的義賣活動上,她看到一些小女生賣“咕卡”的貼紙,很受歡迎。小女生可以自己DIY,覺得很時尚,也可以互相贈送,聯絡感情。“小朋友中間流行的玩具是一茬一茬的,比如之前流行的慘叫雞、水晶泥、三國殺等,對于這些風靡的玩具或游戲,只要孩子們不沉迷不影響學習,老師的態度是既不提倡也不打壓。”
南京市陶行知學校德育副主任陳卉指出,兒童通過交往收獲友誼,贏得他人的贊美和認可,自己精心制作的“咕卡”可以送給朋友,也可以與朋友分享、交換,從這個角度看,“咕卡”也成為了孩子們拉近距離,與周圍同伴建立情感鏈接的社交神器。
“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要看見‘咕卡’在學生間流行的必然性,理解學生緩解壓力,渴望社交的內在需要。”陳主任說,對于這樣的行為,家長和老師也要適時地加以引導,發揮其積極的價值,避免學生因過分沉溺而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見習記者 孫瑩 周欣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穎
校對 盛媛媛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