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期間大中小學在線教育有關情況和下一步工作考慮。復學后線上線下教育如何銜接?如何防止青少年沉迷網絡?跟隨教育小微,一起去聽聽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
5月14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期間大中小學在線教育有關情況和下一步工作考慮。復學后線上線下教育如何銜接?如何防止青少年沉迷網絡?跟隨教育小微,一起去聽聽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書記葉仁蓀答記者問↓↓↓
問答一
“
總臺央廣記者:
現在各個地方的中小學已經陸續開學復課了,請問接下來在線教育要怎么樣更好地跟線下課堂做到有效銜接?
”
呂玉剛:
這確實是大家當前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因為各地中小學陸續已經開學了,開學以后,學校的課堂學習教學和線上學習有一個銜接的問題。中小學生處于生理年齡特點,跟大學生還不太一樣,他們有的自律能力比較弱,居家學習的效果也很不相同的。所以做好開學后的銜接工作至關重要,教育部對此高度重視。我剛才介紹的時候也談到,3月17日發了一個關于開學后教育教學工作的通知,特別強調了要做好教學銜接工作。在這里,有五點需要特別注意。
第一,要做好心理上的疏導。全面了解每個學生的思想心理狀況,讓每個學生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開學后的學習,這一點至關重要。為此教育部前幾天專門發了一個通知,對開學后的學生心理疏導工作、思想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第二,上好復學后的第一課。按照教育部的部署,以普及防疫知識、弘揚抗疫精神為主題,集中開展復學第一課的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強化學生的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情懷,也就是要用好這次抗疫的大教材,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第三,要精心、精準地分析學情。各地中小學要對延期開學期間學生居家學習的情況逐一摸底、診斷,區別不同年級、不同班級、不同學科的情況,精準掌握每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包括知識掌握得怎么樣。這也是做好下一步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基礎。
第四,科學合理地制定教學計劃,實現平穩過渡。要堅決防止搶時間、趕進度、超容量的一些不切實際的做法,不要給學生造成過重的心理負擔和學習壓力,這個要特別小心。對前一階段沒有開展新課程線上教學的,要堅持實施零起點教學。對已開展新課程線上教學的,要認真進行串講復習,在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較好地掌握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再進行新課程的學習。這一階段,可能有些學生還在居家學習,有些學校已經開學了,對于居家學習的,還要繼續做好線上教學的指導工作。
第五,要更加關注關愛特殊學生群體,切實做好防疫一線人員子女、隨遷子女、農村留守兒童及學習有困難學生的學習指導和關愛幫扶工作,要充分利用課后服務的時間,加強個別輔導,不能讓一個學生掉隊。
做好教學銜接工作,要從這五個方面來全面考慮,周密設計安排,確保平穩過渡,使學生較好地適應開學后的學習生活。
問答二
“
新京報記者:
現在各地高三年級都已經開學了,但是同樣面臨高考的一個群體是復讀生,他們還在等待,因為他們所就讀的學校大部分屬于校外培訓機構,目前已經有一些省份對校外培訓機構的開學復課做出了明確的安排,但是仍然有十多個省份并不是特別明朗。現在距離高考還有不到兩個月,學生和家長都很焦慮,請問教育部對這個群體的訴求有沒有關注和一些安排?
”
呂玉剛:
教育部堅持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在指導各地科學穩慎做好中小學錯峰開學的基礎上,也指導各地統籌安排省域內線下培訓機構的培訓開班工作。對于你說的這一類高考復讀生,以及需要到社會培訓機構參加培訓的高考、藝考生的培訓問題,教育部高度關注,社會上也有一些人給我們提出了一些建議。對此,教育部進行了認真的研究,上個月已經專門發出了通知,針對這個問題對各地提出了要求,要求各地在啟動校外培訓機構開班的時候,要優先啟動面向參加高考的復讀生以及藝考生的學習,對這類培訓機構,要優先開班,并且參照中小學防控標準要求,由培訓機構申請并簽署安全承諾書,在當地教育部門會同疫情防控部門驗收合格以后方可開班。
據我們了解,截止到5月13日,全國已經有21個省份啟動了面向高考復讀生培訓機構的開班工作,7個省份也正在積極地結合疫情防控情況進行科學研判,做好有關準備。我們將進一步指導各地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問答三
“
南方都市報記者:
疫情期間由于長時間接觸電子設備,加劇了孩子沉迷于網絡,對于上網課過程中,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問題如何解決?
”
呂玉剛:
中小學生沉迷網絡,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有非常不利的影響。教育部歷來高度重視,前兩年曾經專門發出通知,指導各地就防止學生沉迷網絡工作作出部署。這次在疫情期間,對“停課不停學”工作部署的時候,也高度重視這個問題,作出了相應的安排,指導各地要積極做好相關工作。主要是三個方面:
第一,指導各地,要求學生合理安排網上學習時間,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教師依據不同年齡學生的特點,指導學生合理確定網上學習時間,統籌做好各科學習資源用量用時,避免學生網上學習時間過長,影響身心健康。
第二,發揮家校協同的作用。教育部專門組織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的專家,制定了兩個建議,一個是給學生們居家學習生活的建議,一個是給家長的,指導孩子居家學習生活的建議。建議中小學生控制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做到合理有度,要在家長的指導下,與家長確定好每天使用手機和網絡的時段與時長。
第三,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指導各地特別要關注在疫情期間出現沉迷電子產品等情況的學生,提供干預性的心理輔導,幫助其回歸正常的學習生活。學校要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提供情緒指導,開展適當的文體活動和心理疏導活動,引導學生走出網絡空間,調節身心狀況,以健康、樂觀的心態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學習和生活。
問答四
“
澎湃新聞記者:
江西如何解決農村地區特別是邊遠山區孩子線上學習的保障問題?
”
葉仁蓀:
在我們啟動中小學線上教學的初期,確實在一些地方存在少數學生因為學習沒有終端,有的有終端沒有信號,有信號但是強度不夠,甚至有的是有終端有信號但是不會用,還有的家里有幾個小孩同時要學習這樣一些保障的問題。對于發現的這些問題,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指示教育部門要會同廣播電視、移動、電信、聯通等通信部門,共同研究,妥善解決。我們主要采取三種策略來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解決學習終端的問題。在發現這些問題以后,我們立即組織各地各校對所有的學生進行一對一排查,了解他學習終端掌握的情況。根據終端缺乏的情況,組織當地的村組織,或者街道,來一對一幫助解決。在學習一段時間以后,有的家長因為復工復產了,把終端帶走了,為此我們就組織了第二輪的摸排,對于摸排出的情況,及時組織相關學校和當地的社會機構,幫助解決收看問題。一些鄉賢也紛紛贊助,幫助解決終端問題。全省共解決了4.5萬名學生收看終端的問題。對于一個家庭有幾個小孩要用的,我前面也介紹了,通過電視、網絡可以回播、回放的功能,讓學生可以錯開時間學習。
第二,解決信號能傳輸的問題。江西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全省已經建成了教育專網,所以到校的信號傳輸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到家里,可能有信號不強或者達不到的問題,為此我們及時協調網絡通信部門,組織力量,架設光纜,緊急擴容現有的傳輸設備,讓更多的山村孩子能夠通過電視收看到線上的教學內容。全省一共解決了1327個地方的網絡信號問題,江西聯通公司還為全省手機用戶提供了“贛教云”在線學習的流量免費服務,通過這種方式解決信號接收的問題。
第三,解決人人會使用的問題。在線上教學開播之前,通過省級融媒體,全網推送,學校班級微信群,對使用終端的學習指南進行了發布,同時還開展了節目試播,讓學生和家長熟悉終端的操作,省市縣三級教育部門還開通了熱線電話286部,每個學校也開通了相應的熱線電話,幫助家長和學生解決在線學習的疑問和困難。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