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易醬的朋友圈被一條新聞刷屏了:華為在今年招聘的10個天才少年,年薪都達到了百萬級別(RMB),其中兩人更是達到了200萬。這個數字,對就業市場稍有了解的同學就知道有多么的可怕。對大多數人來...
這幾天,易醬的朋友圈被一條新聞刷屏了:華為在今年招聘的10個天才少年,年薪都達到了百萬級別(RMB),其中兩人更是達到了200萬。這個數字,對就業市場稍有了解的同學就知道有多么的可怕。
對大多數人來說,說實話,無論我們多么努力,可能也無法在畢業后掙這么多錢。所謂的天才少年,都是智商、努力與運氣都達到極致的天之驕子。
但他們的成長經歷,以及在專業選擇上的智慧,一定能對咱們留學生有所啟示。讓我們來看看,現在選什么專業掙得比較多吧~
他們究竟是何方神圣?
討論之前,先來了解一下8位大神的院校與專業背景:
鐘某:博士,年薪182-201萬人民幣,研究的是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秦某:博士,年薪182-201萬人民幣,研究的是機器視覺SLAM、視覺慣導融合、多傳感器定位。
李某:博士,年薪140.5-156.5萬人民幣,研究的是建模語言設計與軟件形式化方法。
管某:博士,年薪140.5-156.5萬人民幣,研究的是物聯網和邊緣計算。
賈某:博士,年薪89.6-100.8萬人民幣,研究的是軟件定義網絡。
王某:博士,年薪89.6-100.8萬人民幣,研究的是功耗控制。
林某:博士,年薪89.6-100.8萬人民幣,研究的是大數據和并行計算。
何某:博士,年薪89.6-100.8萬人民幣,研究的是計算數學。
可以看出,這幾位大神的共同特點就是研究的都是工科的前沿領域,并且借助數學、計算機等工具來在自己的研究方向取得突破。
作為留學生,我們花了數十萬元的學費和幾百個晝夜的努力,自然以后也想達到這個收入級別。來看看澳洲哪些學校開設上述專業,能讓我們一步步接近這些大神們吧~
人工智能
去澳洲讀書,我們如果想學人工智能,選擇是非常多的。這是因為澳洲的大部分學校都在Maste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或Master of Computing這個專業下面設置了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根據2019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澳洲3所學校的計算機專業進入了世界前50,它們是墨爾本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悉尼大學。
如果你本科的學術背景較強,可以考慮申請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Master of Computing。
它不但得到了澳大利亞計算機協會(Australian Computer Society)的認證,也能提供給大家更廣的發展方向。如果你的成績較好,可以轉成Master of Computing(Advanced),為將來讀博做準備。
而計算機的博士生,如果你的專業方向選擇正確的話,那在澳洲的年收入也能達到七位數。但ANU的錄取政策日漸收緊,取消語言班等舉措也可能會將部分同學拒之門外。這時,我們可以考慮墨爾本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等學校。
如果你非常確定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想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人工智能領域知識的學習上,那迪肯大學的Master of Appl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就很適合你。
它不僅包含了時下非?;馃岬腄eep Learning(深度學習)課程,還非常強調實踐,大家可以在Team Project中實際鍛煉自己學到的各項技能。對于學術背景稍弱的同學來說,這個學校比ANU好申請不少,也是一個優勢。
物聯網專業
澳洲的物聯網行業發展潛力是非常巨大的,高薪的職位自然也是不少。悉尼科技大學和英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共同創立的UCOT項目就是一個已經落地的、與物聯網密切相關的獨角獸商業項目。
物聯網專業是典型的交叉學科專業,是工程學與計算機的深度結合。通過物聯網,專業人員可以用中心計算機對機器、設備、人員進行集中管理、控制,也可以對家庭設備、汽車進行遙控,以及搜索位置、防止物品被盜等。
同時,透過收集這些小事的數據,最后可以聚集成大數據,進而有效解決車禍、犯罪、流行病、災害等大問題。
如上面所說,想學習物聯網,目前悉尼科技大學很強勢,大家可以咨詢自己的顧問老師來選擇相關專業。同時,新南威爾士大學作為傳統的工科強校,在這類交叉學科方面的教學也非常具有實力。
詹姆斯庫克大學目前和華為合作,在澳洲成立了NB-IoT實驗室,專門研究物聯網和通訊相關的前沿技術。這所學校對于想在華為工作的同學也非常值得考慮。
大數據
數據相關的專業,澳洲的墨爾本大學比較強勢,它的Master of Data Science在多項排名中被評為國內NO.1。
學習這類交叉學科,選修課的豐富程度和深度非常重要,大家需要補充其它領域的知識來完成研究課題。
而墨大的優勢也在于這里。學校的選修課不僅涉及領域極廣,而且相互之間都有聯系,能夠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梢哉f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級學府!
總結來說,想接近百萬年薪的大神,不僅在專業選擇上要下功夫,研究方向也要選好。無論學的是工科、商科或是文科,都要時刻關注自己所在領域的動態,爭取成為一個行業前沿的人物。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