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晚,隨著最后一場精彩演出的落幕,為期三天的第七屆“金畫眉”戲劇展江蘇展區總遴選活動在南京長樂劇場圓滿結束。本次活動由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兒童劇委員會、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演藝工作委員會主辦...
7月7日晚,隨著最后一場精彩演出的落幕,為期三天的第七屆“金畫眉”戲劇展江蘇展區總遴選活動在南京長樂劇場圓滿結束。本次活動由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兒童劇委員會、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演藝工作委員會主辦,由江蘇省蘇演院線有限公司協辦,江蘇啟之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金畫眉”江蘇組委會主席、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演藝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朱琳,青年優秀演員、導演宋思嘉,江蘇省話劇院演員梁曦,音樂文學編劇、國家二級藝術監督時倩藜,著名青年話劇演員、國家三級演員李芬出席活動。
綻放六載 精彩繼續
線上線下多維感受戲劇魅力
從少年志(少年成長吧)線上征集階段的“帶著課本上舞臺”江蘇省兒童戲劇作品線上征集活動,到以“傳承經典戲聚未來”為主題的線下遴選,活動吸引了來自江蘇各地的多家戲劇團體和多位個人選手參與,帶來了形式各異的精彩演出,從不同維度展示了江蘇兒童戲劇蓬勃發展、欣欣向榮的樣態,讓孩子和家長都感受到了舞臺與戲劇的獨特魅力。
“戲劇這門綜合性的藝術,不僅是光與影的交織,聲與色的盛宴,更是心靈的觸碰,成長的階梯;專業評委的公正評判與傾情指導,是對孩子們努力與才華的最高認可,也是推動兒童戲劇教育不斷向前的強大動力。”“金畫眉”江蘇組委會主席、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演藝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朱琳在致辭中介紹,“金畫眉戲劇展”作為專注于兒童戲劇教育的專業展示活動,已成為少年兒童的文化樂園,被贊譽為孩子們的文化芳草地,自2018年啟航以來,已綻放六載芳華,匯聚了全國逾700部精彩劇目,見證了超過1.2萬名孩子的舞臺夢想與汗水。
專家坐鎮 現場評戲
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
線下遴選活動中,南京、蘇州、無錫、徐州等市的戲劇團體與個人選手齊聚一堂,為親臨現場的觀眾們帶來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參賽劇目形式豐富多樣,既有童趣十足的課本劇和兒童劇,也有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昆曲折子戲和配樂詩朗誦,遴選現場充滿了掌聲與笑聲。大賽組委會特別邀請了著名演員、中國電視劇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宋思嘉,江蘇省話劇院演員梁曦,國家二級藝術監督、江蘇省演藝集團交響樂團創作總監時倩藜和國家三級演員、著名青年話劇演員李芬坐鎮評審席,為小選手們現場點評指導。
“不只是上場的時候聲音要有意識地放大,人物的每一次退場也要考慮怎么做才最自然”“今天有點緊張了,朗誦時一定要放松,只有放松才會有更好的音質”……專家們的點評成為選手們最寶貴的財富。通過少年志(少年成長吧)平臺入選的蘇州小選手岳之婳和張汐米貢獻了一出精彩的折子戲《牡丹亭·游園節選》,老師溫柔地向她們提出了建議:“戲曲演員的眼神很重要,但是不能一直看觀眾,要沉浸在戲中。”另一組來自南京市拉薩路小學的5位小選手帶來的純英文課本劇《真假美猴王》也得到了老師的精彩點撥,孩子們將在未來的表演中繼續打磨英文臺詞與中文臺詞不甚相同的抑揚頓挫和情感表達,把握好演出節奏。
既有笑點 亦有深思
舞臺帶來的豈止是一個“爽”字
憑什么只允許爸爸媽媽玩手機?——相信這個問題是許多孩子的心聲。在嘉元少兒語言素養中心帶來的兒童劇《手機!手機!》中,爸爸媽媽與孩子就玩手機問題展開了一場歡脫的辯論。該劇創意地將爸爸媽媽和孩子的三部手機“擬人化”,當扮演“孩子手機”的小演員從胸前掏出各種各樣游戲APP時,在場觀眾的笑聲幾乎掀翻了會場。“在舞臺上的感覺太爽了!”劇中“兒子”的扮演者朱小禾同學告訴記者,那句“憑什么只允許爸爸媽媽玩手機”的臺詞恰是他的心聲。“媽媽”的扮演者蔣京潞同學則在體驗了角色互換之后,理解了媽媽對自己進行手機管理的良苦用心。“孩子能夠主動跟我探討手機使用的話題,說明她通過這次戲劇排練意識到了問題的關鍵。”家長向記者表示,戲劇促進了親子的溝通與交流。
南京光音速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集光劇社,帶來了首度與江蘇省話劇院合作推出的三部劇目——《我的情緒小怪獸》《小蘿卜頭》和《小小動物》。三部劇目分別探討了兒童情緒認知,英雄時代精神和人性偉大的內容。故事背景設定在戰火紛飛的1937年的《小小動物》一劇中,雖然主角是性格各異、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卻通過在戰爭和災難面前,動物們團結一心、互相扶持渡過難關的劇情演繹,深刻地反映了在戰爭和災難面前人性的光輝和偉大。南京光音速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耿姍告訴記者,這部劇凝聚了劇社與省話劇院老師們的心血,希望通過戲劇帶來的真實體驗,讓孩子有所感觸,讓大人有所思考。
據悉,今年八月,從江蘇展區總遴選活動中脫穎而出的戲劇團體和個人選手,將登上中國國家話劇院舞臺,參加第七屆“金畫眉戲劇展”全國總展演。歡迎廣大青少年持續關注少年志融媒平臺“江蘇兒童戲劇”專題,獲取活動最新資訊。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賀東婷
攝影 朱思琪
校對 陶善工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