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起,江蘇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考評專家組對我市開展2017年度政府教育履職考評。會議由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考評專家組組長鄒寧華主持;專家組全體成員、南通市政府副秘書長周健、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市教育局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及各處室主要負責同志參加了匯報會。
會上,南通市政府副市長朱晉作了南通市人民政府2017年度履行教育職責情況匯報。報告介紹了我市教育發展的基本情況,并介紹了下一步我市教育發展的重點目標。
履行職責總體情況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南通市委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市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職責,聚焦質量,聚力改革,努力打造優質公平、包容開放、充滿活力、群眾廣泛參與的現代“教育之鄉”,全市各項教育事業實現了新發展,7個縣(市、區)建成全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市、區);3名中小學教師入選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占全省入選數的1/3;南通師范學校第二附屬小學獲第三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為全省教育系統首家;中國情境教育兒童學習范式國際研討會召開,李吉林情境教育成果向國際推廣;南通被確定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首批10個試點地區之一,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做法被教育部作為典型推廣,“國家級安全教育示范區”建設經驗被中央綜治辦發文推介。
一是高站位、嚴要求,大力推進教育現代化示范區建設。我市高度重視教育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優先發展教育、打造“教育之鄉”新優勢,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強富美高”新南通的重要戰略支撐,將教育發展擺在保障和改進民生的優先地位。市委陸志鵬書記多次聽取教師隊伍建設情況匯報,支持開展師范定向生培養工作,研究中創區中小學校建設方案,召開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教育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工作。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學習研究《中辦國辦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和《省政府關于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促進優質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等,結合南通教育發展實際,研究謀劃制定教育現代化建設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出臺了《關于深入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努力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實施意見》(通委發〔2017〕3號),每年分解下發推進教育現代化示范區建設重點目標任務,把教育現代化建設相關指標、舉措轉化為可操作的年度重點工作項目,一著不讓組織實施。每年安排和實施一批政府為民辦實事教育項目,在學前教育增量、義務教育提質、高中教育擴優上不斷取得新進展。統籌推進市、縣、校級教育現代化建設,區域教育發展水平得到全面提升,2016年度教育現代化建設監測綜合得分87.72分,位居蘇中蘇北首位,較好地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二是補短板、增優勢,不斷提升區域公共教育服務水平。我市把完善公共教育服務體系作為民生建設的重點任務,在放大南通基礎教育發展優勢的同時,著力提升教育體系的短板,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提高職業學校基礎能力建設水平,建成3所省現代化示范性職業學校、3所省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單位,深入推進產教融合,建立政產學研協作基地,推動人才培養更好地服務就業和“3+3+N”產業發展。以開放大學為依托,構建終身學習體系,完善社區教育網絡,推進老年教育“百千萬”工程,南通市老年大學成為“全國示范老年大學”。從2012年起,我市連年將解決學前教育資源不足、義務教育大班額等問題作為優先考慮,全面推進教育民生項目建設,6年來共新建、改擴建學校560所。為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2017年1號文件,我市制定出臺了《關于深入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促進優質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通政發〔2017〕55號),實施標準化建設工程、教育管理提升工程、核心素養培育工程、教師隊伍提升工程、智慧教育普惠工程、校園安全放心工程等6項工程,抓好20項重點工作。積極推進優質高中建設,全市41所公辦普通高中有四星級高中27所、三星級高中14所,實現優質高中全覆蓋。
三是抓關鍵、攻難點,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近年來,我市把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先后承擔了10余項國家級、省級教育改革試點項目,并以此為契機,著力破解影響南通教育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以現代學徒制試點、學前教育體制改革、國家級學校安全教育示范區創建等國家級、省級教育改革試點項目為帶動,點面結合、協同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2017年新增“構建優質普惠的學前教育體系”“區域職業教育發展體制創新”等2項省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堅持問題導向、系統設計、重點突破的思路,注重服務國家需求與立足南通實際相結合,有針對性地設計改革措施,出臺了強化中小學校體育、加強和改進中小學美育工作的實施意見,深化學校體育改革,探索“每天一節體育課”,整體提升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大力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多種形式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童聲里的中國”等藝術教育品牌產生廣泛影響。全面推進集團化辦學、結對共建、教育共同體等多種形式的義務教育聯合辦學,建立校長教師常態化交流機制,辦好了一批老百姓家門口的“新優質學校”,有效破解義務教育擇校難題。健全教育治理體系,完善教育督導制度,強化督政、督學和監測功能,制定《對縣(市、區)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考評辦法》并開展了首次考評。
四是強基礎、固根本,著力提高教育發展保障能力。我市始終堅持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落實好投入、機制、隊伍等各項保障措施。把加大投入和投向何處緊密結合,探索建立經費投入績效機制,聚焦投向生命保障領域、投向拉動發展領域、投向內涵提升領域。圍繞促進公平、提高質量,在持續加大對公辦幼兒園建設、義務教育“改薄”、中小校新建和改擴建等方面投入的同時,將新增經費投入向教育信息化、教師隊伍和課程改革等方面傾斜,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進一步完善優秀教育人才、青年骨干教師、鄉村學校教師等激勵保障機制,教師隊伍建設成效顯著。從2004年起,每年開展市政府“園丁獎”評選表彰,近幾年進一步加大力度,引導廣大教師立德樹人;連續第5年在南通日報開辟《南通教育》專版,加大宣傳力度,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氛圍。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