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你心中的人工智能是什么樣的?是電影《鋼鐵俠》中聰慧又全能的賈維斯,還是可以做飯、整理房間、陪伴你的機器人?1月20日下午,由未來論壇聯合科大訊飛共同發起的“追星就追科...
你心中的人工智能是什么樣的?是電影《鋼鐵俠》中聰慧又全能的賈維斯,還是可以做飯、整理房間、陪伴你的機器人?1月20日下午,由未來論壇聯合科大訊飛共同發起的“追星就追科學家”校園公益科普活動走入江蘇省淮陰中學,未來論壇青年科學家,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長聘教授、系主任汪玉以“走入人工智能與芯片技術”為題,帶領該校數百名學子共同探索“智能世界”的奧秘。
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汪玉教授用兩個趣味滿滿的視頻開啟當天的講座,帶領淮陰中學學子共同打開探索人工智能的“大門”:“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讓機器像人一樣思考和行動的學科,從‘計算智能’到‘感知智能’再到‘認知智能’,它一共經歷了三個階段……”短短幾句話,勾起了學生們對人工智能技術探索的興趣。
作為人工智能領域“大咖”級學者,汪玉教授長期從事智能芯片、高能效電路與系統研究等,在近2個小時的講座中,他從人工智能的發展演變到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再到人工智能的算法算力、我國芯片技術的發展水平、如何面向AI設計專用芯片等,由淺及深、循循善誘地講解了關于人工智能與芯片技術的一二三。
其中,在談到人工智能算法技術展望時,汪玉教授重點介紹了火爆全球的通用大模型,分享了其在娛樂之余的“硬核應用”:“除了帶來更自然、更智能的人機交互,大模型還可以應用于醫療診斷中,分析醫學圖像與病例數據,提供個性化及準確診療建議;也可應用于智能交通,在優化交通流量、預測交通事故風險、提高運輸效率等方面,大有所為……”突破當下認知的新知識,讓學生們對通用大模型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我們正在突破先進工藝封鎖對智能計算的限制。”談及我國被“卡脖子”的芯片技術,汪玉教授的這句話讓學生們倍感振奮。而面對學生們最感興趣的話題——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汪玉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智能機器人是大模型的重要落地場景之一,通用智能機器人是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重要途徑。
“人工智能會不會戰勝人類,反過來控制我們人類?”“人工智能可以從海量的數據中抽象出一般的規律,它是用一個什么樣的基本原理去思考這一點的?”……汪玉教授深刻的闡釋、生動的講析,讓現場師生沉醉于“智能世界”中,互動環節,大家爭先恐后地向他提問,開啟一場“遇上AI”的“頭腦風暴”。
當天,學校副校長陳清出席活動并致辭。陳清對這場科學盛宴表示歡迎和期待,“汪玉教授在學術領域擁有深厚造詣,他的報告為我們帶來全新的視角和思考,讓我們有機會接觸到最前沿的學術動態,便于我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希望他的報告能夠激發我們的思考,啟迪我們的智慧,引領我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現場,青少年們觀看了未來科學大獎獲獎人紀錄片,進一步了解科學家的人生經歷、獲獎科研成果及其在科學領域做出的重大貢獻。隨后,汪玉教授代表未來論壇向江蘇省淮陰中學的同學們贈送《“未來”科學家》系列叢書,鼓勵學子們培養科學思維方式,永葆科學好奇心。
作為定位“在青少年群體中傳播科學精神、啟蒙科學思想”的公益活動,2023年,“追星就追科學家”校園科普講座,先后走入連云港市贛榆外國語學校、武漢西藏中學、湖南雷鋒新城實驗小學、綿陽市第四中學、贛州市陽明中學,邀請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香港大學等知名高校的教授學者為學生進行科普演講,推動一場又一場“最強大腦”與“青春大腦”的碰撞交流,在青少年中掀起了尊重科學、崇尚科學、探索科學的風潮。
2024年,“追星就追科學家”系列內容將繼續圍繞“未來科學大獎”獲獎領域展開,邀請相關領域的青年科學家分享本身所在學科的前沿科學技術進展,并且以對話形式向青少年提供一個與科學家近距離交流的機會,傳遞科學精神激發科學夢想,引導未來一代樹立正確的偶像觀,讓青少年視科學家為偶像,讓青春拔穗成長。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于丹丹
校對 陶善工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