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至25日,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治未病專業委員會第五屆學術年會暨第五屆國際中醫治未病學術大會暨中醫治未病常用方法技術與應用培訓班在南京舉行。本次大會以“中醫治未病與健康維護”主題,...
12月23日至25日,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治未病專業委員會第五屆學術年會暨第五屆國際中醫治未病學術大會暨中醫治未病常用方法技術與應用培訓班在南京舉行。本次大會以“中醫治未病與健康維護”主題,邀請了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中醫治未病相關領域的多位著名國醫大師和知名專家教授等作主旨報告。
江蘇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張連珍指出,中醫治未病是中醫學的核心思想之一,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居安思?!钡人枷霝橹嗅t治未病提供了思想之源,中醫治未病在預防疾病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和特色。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昱表示,希望今后更好發揮國際學術平臺作用,積極開拓創新,進一步促進中醫治未病醫、教、研、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中醫治未病事業更好更快發展。
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喬學斌教授表示,當前,從“治已病”向“治未病”轉變已成為建設健康中國的時代要求,“治未病理念對于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豐富世界醫學事業、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p>
當天,國醫大師孫光榮以“把握大局、瞄準標靶、抓住重點,共同奏響治未病保健康的新時代強音”為題,國醫大師唐祖宣以“溫陽法在中醫治未病中的應用”為題,國醫大師王新陸以“論血濁與治未病”為題分別作“國醫大師論壇”主旨報告。
岐黃學者、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季光教授,岐黃學者、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程海波教授,全國教學名師馬烈光教授分別作“全國教學名師/岐黃學者”論壇主旨報告。多國中醫治未病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大會主題,共謀中醫治未病理論與實踐的創新發展之路,并聚焦中醫治未病理論和方法技術在健康維護中的應用進行充分交流研討。
“中醫學理論幾千年前就提出‘上醫治未病’,只有堅持預防為主,才能有效控制疾病發生、維護人類健康,在這方面中醫治未病有著獨特優勢和特色。”本屆大會主席、南京中醫藥大學原黨委書記、世界中聯中醫治未病專委會會長陳滌平教授在大會總結講話中表示,未來將積極推廣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傳承與創新中醫治未病理論、方法及技術,更好為人類健康服務。
據悉,本次大會的召開有利于加快中醫治未病理論及方法技術的規范化、標準化、國際化進程,擴大中醫治未病在世界各國的傳播和影響,加深各國、各地區中醫治未病同道之間的聯系與合作,進一步推動中醫治未病的傳承發展與創新,促進中醫治未病為人類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以更多、更好的中醫治未病學術新成果、新應用服務于世界人民。
通訊員 張浩文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王赟
攝影 羅皞
校對 陶善工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