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華夏院士論壇暨學術年會在南京召開。本次大會以“大眾健康新時代創新發展”為主題,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主辦,南京醫科大學承辦。論壇瞄準醫療衛生前沿領域...
12月9日,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華夏院士論壇暨學術年會在南京召開。本次大會以“大眾健康新時代創新發展”為主題,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主辦,南京醫科大學承辦。論壇瞄準醫療衛生前沿領域,薈聚六位工程院院士,圍繞大眾健康新時代創新發展戰略深入交流,探索智能醫學、智慧醫療發展新動態和新方向進行深入探討,中國醫促會常務理事、理事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醫學領域專家和業內人士共500余人蒞臨大會。
南京醫科大學校長胡志斌在大會致辭中表示,當前,我國公共衛生教育迎來了新的戰略發展機遇期,也進入了“健康中國”發展戰略的快車道,這對公共衛生教育如何高質量發展、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教育教學如何高水平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在座的各位專家同仁長期有著豐富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期望大家集思廣益、分享經驗,為加快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教學改革、打造公共衛生人才培養新模式獻計獻策,攜手為培養更多高素質公共衛生創新人才、促進醫學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在以“大眾健康新時代創新發展”為主題的華夏院士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長特聘教授林東昕作《腫瘤防控策略之管見》主題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先進醫用材料與醫療器械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顧曉松作《科技進步、健康中國與惠民工程》主題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王琦圍繞《體質-治未病與慢病管理》作主題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范先群就《延緩衰老與健康增齡》作主題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沈洪兵以《中國慢性病的形勢與趨勢:疾病負擔與危險因素》作主題報告。
六位工程院院士到場
會議同期舉行2023年華夏醫學科技獎頒獎儀式及華佗工程醫學公益獎頒獎儀式。2023年度華夏醫學科技獎頒獎大會共頒發一等獎6項、二等獎27項、三等獎44項、衛生事業管理獎3項,醫學科普獎1項、國際合作促進獎2人,青年醫學科技獎15人。2023年華佗工程醫學公益獎頒獎,共有20個分支機構榮獲此獎項。
據悉,中國醫促會成立于1987年,由國家民政部批準,是全國從事醫療和健康工作者自愿組成的,依法登記成立的學術性、專業性、非營利性法人社團。重點項目包括“華夏醫學論壇”、“華夏醫學科技獎”、“華佗工程”、“華夏醫學科研項目”等。
華夏醫學科技獎是經科技部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由中國醫促會設立和主辦的全國性醫學獎項。獎勵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與衛生學、藥學、中醫中藥學等在醫療和保健科技領域中推動自主創新、科技研究、成果產業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單位。華夏醫學科技獎自設立以來已成功舉辦13屆,累計801個項目獲獎,今年為了鼓勵青年人才培養,增設了青年醫學科技獎,共評出15位。
通訊員 章靜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王赟
校對 徐珩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