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南京市“蘇教名家”第一期培養對象趙富良教育教學主張報告會在南京市秦淮區教師發展中心報告廳順利舉行。有關單位領導以及“蘇教名家”培養工程培養對象、省教學名師、南京市直屬學校和各區骨...
10月10日,南京市“蘇教名家”第一期培養對象趙富良教育教學主張報告會在南京市秦淮區教師發展中心報告廳順利舉行。有關單位領導以及“蘇教名家”培養工程培養對象、省教學名師、南京市直屬學校和各區骨干教師參加了本次報告會。
秦淮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王惠明
秦淮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王惠明為報告會在致辭中表示,“秦淮教育敢為人先,秦淮教育人才輩出。近年來秦淮區充分發揮特級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持續增強專家智庫,已經初步打造出一支守正創新的教師隊伍。”王惠明贊揚了趙富強老師對于創新教學方式的探索,并勉勵在場老師培養創新思維,開展原創性教學實踐,從而培養學生探究意識、理性精神、創新能力和堅韌的品格。
“蘇教名家”第一期培養對象、南京市秦淮區教師發展中心語文研究員趙富良
“蘇教名家”第一期培養對象、南京市秦淮區教師發展中心語文研究員趙富良以《在氣象萬千的語文課堂里創造并生長》為主題,與在場教師分享了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并介紹了自己的語文教學追求。趙老師指出,語文學科育人的核心關鍵詞是“創造與生長”,并提出“小創造力”的教學指引,“知識不是通過教授得到,而是通過主動學習來獲得。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引導學生在氣象萬千的語文課堂中創造并生長。”
趙富良老師回望自己28年的教學時光,指出教師是教學資源的整合者、學生創意的點燃者,并向記者介紹了“創生語文”的四個教學策略:創設教學情境、提出有效問題、引導即時運用、生成言語產品。“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是中學生語文關鍵能力,而這些能力需要老師的引導,以便學生在語言的及時運用中感受到創新思維的迸發。”
江蘇省教育學會名譽會長楊九俊
江蘇省教育學會名譽會長楊九俊肯定了趙富良老師教學主張并表示,教學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理解人類的創造性,“老師在教學中應該把功能知識轉化成指導實踐的知識,將制度課程轉化為生成課程,解放學習者的探究欲與創造欲,帶領學生理解語文學科的特征。”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黃偉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黃偉贊揚了趙富良老師對于創新教學實踐付出的長期探索努力并對未來的語文學科繁花似錦的發展寄以期待,“中華傳統文化、語文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未來的語文學科發展需要抓住思維和語言,讓學生的感性思維、知性思維、詩性思維全面發展,要培養學生對于語文的熱愛,從而塑造出真正的語文名家。”
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副所長萬偉
報告會結束,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副所長萬偉總結:“教育教學主張為教學實踐提供了方向,所以蘇教名家需要提煉自己的教學經驗,形成具有遷移性與普適性的教育理念。同時,教師需要深入挖掘出語文學科創造性與其他學科的區別,并形成自己的話語體系,在語文學科實踐中培育小創造大能量的語文學習者。”
實習生 茅嘉慧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王穎
校對 李海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