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大學畢業之后,張泉森就來到南通市海門區海永學校,到現在已經34年了。“ 我記得我到學校里面來,當時都 沒有一條好好的路,邊上全是農田。那時候我確實也沒想來,選的是海門市區的一所學校。”
今天讓我們走近
“2022江蘇教師年度人物”
南通市海門區海永學校教師張泉森
1988年大學畢業之后,張泉森就來到南通市海門區海永學校,到現在已經34年了。“ 我記得我到學校里面來,當時都 沒有一條好好的路,邊上全是農田。那時候我確實也沒想來,選的是海門市區的一所學校。”
偶然一次,張泉森暑假里回家正好碰到臺風,船被停掉之后沒地方去,就住在一個小旅館里邊。“我就在想,如果連我這樣從家鄉培養出來的孩子,也不愿意回到家鄉從事教育工作,那別人就更不會來。”
當時,整個學校教師中只有5個是大學生,其他都是一些代課教師,后來也陸續離開了學校。 那時候校長看到有學科缺教師,就問張泉森“你能不能去頂一下?”張泉森覺得自己數理化還可以,所以哪門學科缺人他就頂上。“人家說是‘ 全能教師’,其實也不叫全能,實際上是無奈。”
學生們很喜歡張泉森,“我特別喜歡上張老師的課,他上課非常幽默非常風趣。”“ 張老師就像我的家人,我和我爸爸都是張老師的學生,在海永鎮還有許多人都是張老師的學生。 ”
從家長要千方百計把學生轉走,到現在海永學校已獲得很多家長的信任。張泉森說:“家長們基本上也很放心,把孩子放在我們學校。”
“我是張老師最早的學生,在他的影響下,我選擇了教師這份職業,選擇回到海永學校。到目前,我跟張老師一起共事了20多年。”南通市海門區海永學校教師袁紅健這樣說到張老師對他的影響。
張泉森的堅守也激勵著更多的年輕教師。“我有信心能夠將這里的孩子教好,也相信有更多的孩子能從這里走出去。”南通市海門區海永學校教師陳宏霞說。
“有一天等到我退休了,走到校園里,那些參天大樹,我就站在下面,樹木在成長,自己培養的孩子們也在成長、成才。”
來源:教師處、江蘇教育報刊總社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