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2019年江蘇高考六門選測科目考試同日舉行。選測科目命題呈現出哪些值得關注的走勢和導向?記者就此采訪我省多位資深教師。
9日,2019年江蘇高考六門選測科目考試同日舉行。選測科目命題呈現出哪些值得關注的走勢和導向?記者就此采訪我省多位資深教師。
歷史:既有“江蘇味道”,又有核心素養考查
“歷史試卷保留多年來的風格,試題順應考綱要求,難易適當,覆蓋面和區分度科學合理,穩中有變,變中出新。”省特級教師、南京市田家炳高級中學教師劉建民認為,試卷既有一以貫之的“江蘇味道”,又有歷史新課標五個核心素養的科學考查與滲透。
劉建民認為,整張試卷通過精心選取各類歷史素材,多角度設置問題情境,考查學生多種關鍵能力。如第9題選取豐子愷漫畫《不許戎衣有淚痕》,情景濃烈,選項充滿歷史感,濃墨重彩地體現中華民族英勇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試卷材料呈現形式活潑多樣,除了青銅器銘文、古籍、歌詞、手稿、回憶錄論著等文本材料,還有時事漫畫、新聞漫畫、歷史地圖等圖像資料,材料信息量豐富,無疑具有濃厚的歷史韻味。
物理:保持相對穩定,難度分布合理
“物理試卷在延續能力立意命題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凸顯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的考查。”省特級教師、南京市第一中學教師夏季云認為,試題的結構、題型、題量、難度保持相對穩定,在兼顧知識覆蓋面的同時突出主干知識的考查,試題內容密切聯系實際,實驗考查突出真實情境創設,彰顯新課標中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及情境創設的要求,有利于高校人才選拔。
夏季云說,考生拿到物理試卷后有熟悉感,對試卷產生認同感,利于考試水平的正常發揮。問題情境源于生活、源于現代科技,如人造衛星游樂場中摩天輪的轉動、滑板運動、空中的氣球、荷葉上的小水滴、遠距離輸電、焊接視網膜的眼科手術等。第4題關于萬有引力的考查,以人造衛星運動為背景,物理情境學生熟悉,但考查切入點新穎,對學生應用數學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要求較高,能較好地考查出學生的關鍵能力。
政治:彰顯學科獨特價值,凸顯育人導向
“政治試卷立足現實生活,關注熱點話題,堅持能力立意,考查核心素養,順應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的方向,體現出鮮明的學科特色。”省特級教師、南京市第十三中學教師楊維風認為,試卷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引導考生關注我國改革開放政策及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成就,彰顯思想政治學科的獨特價值,凸顯育人導向。
楊維風說,試卷立足社會生活,充滿時代氣息,力求在基于現實生活的情境中考查考生的學科知識和能力。除時政題外,試卷還涉及“放管服”改革、人類命運共同體、知識產權保護等國內外重大時事,“基因編輯嬰兒”“人工智能作惡”等源自現實生活的豐富題材,并以此為背景考查考生對我國社會現狀、時事政策的了解和思考,對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的關注和審視。試題重視對真實社會生活情境進行結構化處理,選材角度全面而廣泛,形式豐富,內涵深刻。
地理:體現課標要求,關注社會熱點
“地理試題突出對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的考查,體現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的特點。”省特級教師、常州市第一中學教師李萬龍認為,試題充分體現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要求,創設真實的地理情境,重點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來認識地理現象、理解地理原理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所有試題均立足于真實的地理情境,無論是觀賞日出日落、分析地層剖面、三峽云海、雜交構樹種植,還是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流量變化、呼包鄂榆城市群規劃、我國東南沿海某行政村的土地利用等都是真實的地理情境。試題的情境材料關注國家和社會發展的熱點問題。如試題的情境中涉及人口老齡化、大氣污染、“一帶一路”、精準扶貧、新型城鎮化、呼包鄂榆城市群規劃、鄉村振興等。
生物:加強對實驗全過程的科學思維考查
“生物卷依據考試說明要求,能力立意,結構合理,覆蓋全面,具有梯度,實驗背景題較多,體現等級考試特點和理科特征。”省特級教師、南京市教學研究室岑芳老師認為,試題新穎,聯系實際,融入生命科學進展,體現時代特征,關注學科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穩中出新,引領教學。
岑芳說,生物學是實驗學科,試題多以實驗為背景考查科學探究與科學思維。試題除了課本實驗,還加強對實驗全過程的科學思維考查,考查實驗設計、操作、實驗現象以及結果分析的內在邏輯。對課本實驗的考查突出實驗的選材、實驗操作細節以及實驗原理的運用,考查學生是否有親手做實驗的經歷,實驗中是否注意觀察,獨立思考,這對生物學實驗教學有積極的引導。試題以科研為背景,結合當今生物科學進展,從人體健康、生態修復、基因工程中實際問題設問,落點又與中學生物學內容結合,考查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化學:聯系生產生活實際、緊跟學科前沿
“化學卷整體呈現據標立本、緊密聯系生產生活實際、緊跟學科前沿的風格,融合考查學生的化學學科必備知識、基本技能和學科核心素養。” 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教師胡愛彬認為,化學試題突出能力立意、學科特點、核心素養、創新能力的鮮明特色,有利于發揮高考的導向功能,有利于推進化學新課程教學改革。
胡愛彬說,掌握元素基礎知識是能力提升的前提和保障,試卷中考查內容涵蓋高中化學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基本概念與理論、化學基礎實驗技能和化學計算,覆蓋《考試說明》中所要求掌握基礎知識的90%以上。江蘇化學試題一貫重視化學實驗的考查,主要考查教材中的基礎實驗或模擬生產生活實際中的真實實驗情境。通過不同板塊中多角度、多層面的實驗探究,對基礎知識、反應規律和反應原理進行融合考查,讓學生在實驗情境和實驗過程中應用化學知識、運用化學實驗方法、體驗實驗探究過程,以發揮化學高考試題的導向作用,引導中學化學課堂教學強化實驗教學。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