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探索美育工作新路徑,以“走出去、引進來、動起來、融進去”為工作主線,打造“行走的美育課堂”,推動美育工作走深走實。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探索美育工作新路徑,以“走出去、引進來、動起來、融進去”為工作主線,打造“行走的美育課堂”,推動美育工作走深走實。
走出去,拓展美育新場域。學校突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將美育課堂搬到城市街巷、田間地頭,讓學生在真實場景中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組織師生走進淮安運河文化長廊,開展“行走的寫生課”,用畫筆記錄運河變遷,在藝術創作中感悟歷史文化;深入鄉村社區,參與“美麗鄉村”墻繪創作,將藝術送到百姓家門口,用色彩裝點鄉村新貌;探訪非遺工坊,近距離感受、體驗傳統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等,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深化對美的理解和感悟。
引進來,匯聚美育新資源。學校積極搭建開放共享的美育資源平臺,與淮安市美術館、文化館等機構共建美育實踐基地,將優質社會美育資源引入校園。定期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邀請技藝大師開設漆扇、剪紙、刺繡等傳統工藝課程;推進“移動的美術館”項目實施,定期舉辦高品質藝術展覽,讓師生在校內就能欣賞到名家作品;注重校企合作,引入企業真實項目,讓學生參與商業空間設計、產品包裝設計等實踐,提升審美能力和創新思維。
動起來,創新美育新形式。學校順應信息化時代發展趨勢,全面推進美育數字化轉型,依托全國數字文化創意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構建數字美育資源庫,開發線上美育課程體系,推動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創新開展“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打造沉浸式美育實踐空間。同時,注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育藝術社團,定期舉辦作品展覽、藝術沙龍等活動,吸引更多學生參與藝術實踐,不斷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獲得感。
融進去,實現美育新價值。學校將美育深度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打造“視覺美育+”創新工作室,開發《文創設計》《數字藝術設計》等特色課程,將審美教育滲透到專業教學各環節。同時,學校將美育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組織學生赴紅色教育基地開展“藝術思政”實踐,引導學生通過藝術創作感悟紅色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突出藝術特色,在圖書館設立“藝術閱讀角”,在宿舍區布置“走廊文化”,通過官方公眾號打造“二十四節氣之美”活動品牌等,營造濃厚的校園美育氛圍。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