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引擎,低空產業已成為長三角地區經濟轉型的重要抓手。記者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了解到,該校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調研團隊歷時18個月,開展低空產業高質量發展對策研究,面向長...
作為國家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引擎,低空產業已成為長三角地區經濟轉型的重要抓手。記者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了解到,該校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調研團隊歷時18個月,開展低空產業高質量發展對策研究,面向長三角地區低空經濟產業鏈上的116家企業開展系統調研,并于日前發布調研報告。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低空產業發展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長三角三省一市在低空產業發展上已構建差異化協同的政策格局。上海市以技術標準突破為核心,通過創新金融工具推動適航認證;江蘇省依托制造業集群優勢,創新空域管理體系;浙江省以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為抓手打造物流樞紐;安徽省通過試點政策吸引技術外溢。這種差異化布局既形成錯位競爭優勢,又在空域協同、產業鏈互補方面展現整合能力,跨省空域共享與訂單協同機制顯著提升運營效率。
盡管長三角地區在發展低空制造業、低空運營業、低空保障業形成了重要共識,但大家調研后發現,低空經濟相關企業面臨著不同的發展瓶頸。
超七成的低空制造業企業反映行業標準不一、適航認證差異增加研發成本,億維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繼偉表示企業的研發周期較長、成本較大。
約三分之二的低空運營業企業呼吁簡化跨省空域使用審批流程,南京萊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骨干阿音格提出了“禁飛區設置過多且更新滯后、商業化運營可用空域資源緊張”等多項具體問題。
一半以上的低空保障業企業希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現有設施多保障傳統通航作業,缺乏適應eVTOL、無人機的垂直起降點,制約保障網絡延伸。
在長三角地區低空產業發展基礎上,針對不同類型企業的現實需求,調研團隊認為,應從財政政策、土地政策、空域政策三方面入手,通過政策引導助推長三角地區低空產業發展。
長三角地區的實踐表明,低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在于構建法治保障與市場活力的動態平衡,其“需求側驅動”的政策適配范式,為全國新興產業治理提供了可復制的制度創新樣本。
目前,上海市主導的低空智聯網標準已被納入國際標準體系,江蘇省已實現飛行器全生命周期安全監管,浙江省構建的低空物流模式取得明顯成效,安徽省依托科研資源已初步完成低空經濟產業轉化。這些探索為解決低空產業發展瓶頸提供了扎實基礎,標志著我國在低空產業領域實現歷史性跨越。
通訊員 趙辰 高思源 沈泓宇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校對 陶善工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