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畢業前夕,中國藥科大學文世翔同學在老師的鼓勵下,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參軍入伍。2022年退伍后,文世翔決心留藏。通過專項招考,他來到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浪卡子縣,成為一名鄉鎮基層公務...
本科畢業前夕,中國藥科大學文世翔同學在老師的鼓勵下,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參軍入伍。2022年退伍后,文世翔決心留藏。通過專項招考,他來到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浪卡子縣,成為一名鄉鎮基層公務員,以實際行動贏得了基層干部群眾的廣泛認可。
近日,江蘇省教育廳公布了2023年度江蘇省大學生就業創業年度人物評選結果,中國藥科大學外國語學院2020屆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文世翔榮獲2023年“江蘇省大學生就業創業年度人物”稱號。記者走進中國藥科大學,聆聽文世翔講述為保衛祖國邊陲貢獻青春力量的感人故事。
求學藥界黃埔,為青春繪就一抹藥大藍
2020年,接到家鄉武裝部的征兵電話時,文世翔正在享受大學期間最后一個寒假。在學校組織的秋季校園招聘會上,文世翔和江蘇蘇州的一家知識產權公司簽訂了就業三方協議,畢業后正式報到上班。
一切看來順風順水,但文世翔卻有點兒提不起精神,“其實我對未來的方向不太確定。”臨近畢業,文世翔有一個小遺憾,“大學期間始終沒有‘拼一把’,沒能跳出性格的‘舒適圈’”。課余時間,文世翔鮮少與人交往,就連畢業求職,他也刻意選擇了幾乎不需要社交的崗位,盡管薪資和發展前景都不太如意。文世翔想過要改變,他也常懷中國藥大“精業濟群”的校訓精神,羨慕那些有理想、有抱負、有責任、有擔當的學長學姐們,憧憬自己意氣風發投身夢想藍海的樣子,但始終少一點狠勁兒,遲遲沒有行動。
“世翔你好,這里是前鋒區征兵辦,我們根據兵役信息向你致電,動員你在畢業后參軍入伍。”文世翔沒有想到,高考結束時參加的兵役登記會機緣巧合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四年前,“準大學生”文世翔并沒有立刻入伍的計劃,他主動履行了兵役登記義務,“熱血青春,有召必應”;四年后,“準畢業生”文世翔正經歷著身份轉變的迷茫,一通征兵電話像一記響槌,敲開了他的心門。
“去當兵!”幾天后,文世翔做出了決定,他要去軍營里接受歷練,用這段寶貴的時間突破自己、思考未來。
奔赴雪域軍營,為青春穿上一身迷彩綠
青春壯志與考驗不期而遇。在咨詢入伍政策時,文世翔得知自己體重超標了不少,這可把他急壞了。征兵報名在即,不能讓體重卡住自己的“軍旅夢”,文世翔立即開始了“魔鬼式減重”。不到三個月,文世翔甩掉了30斤體重,脫胎換骨的他順利通過了征兵體檢,又經過政審、役前集訓、預定新兵等一系列流程,被正式批準入伍。
2020年金秋,文世翔和同批的新兵一起身著迷彩、肩披綬帶、胸戴紅花,從南京出征入藏。到達西藏軍區某合成旅的那一刻,文世翔被深深震撼了,從海拔3000多米的軍營抬頭仰望,湛藍的天空伸手可及,遠處鑲著金邊的雪山高聳入云。長途跋涉的疲憊一掃而空,“這就是我要駐守的地方!”
高原的唯美濾鏡很快被新兵營的嚴酷打破。文世翔在入藏當晚便遭遇了強烈的高原反應,他在體能訓練中持續掉鏈子,3000米越野跑、引體向上、仰臥起坐……就像高原的雪山一樣難以翻越。
“開弓沒有回頭箭”,文世翔不想認輸,“這是我自己的選擇,無路可退”。他奮起直追,又一次拼盡了全力,在塵土飛揚中汗如雨下,在爬冰臥雪中凍傷手腳,在砂礫吹面中灼痛臉龐,在摸爬滾打中滿身淤傷,越來越有了兵的樣子。
三個月后的新兵授銜儀式上,文世翔獲授列兵軍銜,他戰勝了高原反應,征服了新兵營這座雪山,也撕掉了身上“文弱書生”的標簽,簇新的軍銜肩章在迷彩服的映襯下熠熠生輝。
投身藏南基層,為青春淬染一片鄉土黃
2021年初,文世翔在西藏軍營度過了第一個春節,這也是他第一次在他鄉過年。 新兵下連后,文世翔被分配到計算崗位,經常要外出演習作訓。“寧可千日不戰,不可一日無備”,從戎兩年,他駐留在營地的時間不足9個月。
演習地點都在人煙稀少的地方,海拔往往高達四五千米。文世翔和戰友們克服空氣稀薄、紫外線強烈、風霜凌冽嚴寒等種種困難,他們默契配合、精密計算,一次次圓滿完成了作戰任務。這群年齡相仿的青年人一起流血流汗、執勤放哨、嬉笑打鬧,他們是作訓時風雨同舟、并肩戰斗的好搭檔,更是生活中同吃同住、彼此支撐的好伙伴,“戰友情,是我一生寶貴的財富”。
入伍第二年,文世翔開始思考退役后的去向,幾個選擇擺在他面前:繼續留隊服役,享受考研加分,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專項招錄,以應屆生身份自主擇業。文世翔心中早已有了方向,“我想留在西藏!”
2022年底,文世翔光榮退伍。歡送儀式上,部隊領導莊重地宣讀了退伍命令,為他卸下肩章。“換裝不換心,退伍不褪色,若有戰,召必回”,文世翔眼含熱淚,將對軍營的忠誠與不舍融入到最后一聲口號、最后一個軍禮中。
和大部分退役戰友不同,文世翔退伍后并不返鄉,他將繼續駐留西藏,履行新的使命。
扎根世界屋脊,為青春放歌一曲高原紅
從青澀出發,向堅毅靠攏,如今的文世翔與學生時代已判若兩人。他皮膚黝黑、體魄強健,眼神中透出果敢和自信,談吐里帶著睿智與干練,每當笑起來,臉上兩團紅云總是格外顯眼。
文世翔在打隆鎮政府主要承擔綜合治理相關工作。打隆鎮與不丹接壤,是距拉薩最近的邊境鎮。“如果說參軍入伍是保家衛國,那我現在的工作就是維護地方社會治安穩定,責任同樣重大。”
面對頭緒繁雜、任務艱巨的綜治工作,文世翔堅守退伍時的承諾,把“老西藏精神”從軍營延續到基層。打隆鎮有11個村,分布零散,“最遠的村子距鎮政府60公里,海拔5000多米”,為了高質量完成人口統計、村莊建設統計、平安建設等任務,文世翔每日忙碌奔波,埋頭案牘不言苦,走村串戶不喊累。
“這里居住的大部分是藏民,不會說漢語,都是靠藏族的同事幫我翻譯。”雖然在工作中時常遇到語言不通的情況,但文世翔總能從老百姓的臉上看到真誠淳樸的笑容。
在西藏的第三年,文世翔臉頰的“高原紅”更深了些。在他看來,這是雪域高原饋贈的最美烙印,是專屬于他自己的青春記憶。“而且真正的高原紅不僅在臉上”,文世翔的精神也染上了高原紅,他的情感已融入雅魯藏布江水。
通訊員 姜晨 張文璟 羅明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校對 盛媛媛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