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蘇教育現代化30年(鎮江專場)”新聞發布會結束后,省教育廳在鎮江市舉行“教育強省建設百校行”融媒體采訪活動,先后走進鎮江市中山路小學、句容市下蜀鎮中心幼兒園,一起來看——
近日,在“江蘇教育現代化30年(鎮江專場)”新聞發布會結束后,省教育廳在鎮江市舉行“教育強省建設百校行”融媒體采訪活動,先后走進鎮江市中山路小學、句容市下蜀鎮中心幼兒園,一起來看——
1、鎮江市中山路小學
鎮江市中山路小學努力拓展學習邊界,整合學校周邊場館資源,打開校內學習與校外場館學習的銜接通道。學校和博物館、規劃館牽手,研發了家鄉課程;和省內高校、研究所合作開發了“仁章小創客”STEAM課程;和軍營牽手開發了國防課程等。把學校打開,校園、家園、社區都是學習和發展的空間,課堂與場域按需延展,在大時空內讓孩子們的學習生活豐富多彩。
中山路小學本著課程設置多樣化、課程內容差異化、課程結構合理化的原則,在原來的課程體系中重點進行了課后服務課程群的建設研究。進一步深化校本課程的建設,滿足學生差異性需求,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學校還對課程進行交織式安排——“素養提升”課程、“養成教育”課程、興趣特色課程穿插交替。一生一課表,以“減”促“增”,將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落到實處。
學校始終秉持在探索中學習、在評價中成長的方式,以激勵的方式描摹兒童成長,讓每一個兒童的閃光點被“看見”,讓每一個兒童被激勵成為可能。
2
句容市下蜀鎮中心幼兒園
幼兒園遵循“回歸自然”的教育理念,尊重規律和兒童天性,將自然融入生活,讓教育回歸真自然。以“奔跑天地間”為核心,進行了三個階段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通過開發課程資源、以資源改造教育內容、系統建構自然生活課程,演繹了幼兒園自然生活課程回歸真自然、真生活的實踐樣態。
大自然、社會都是“活教材”——從早晨入園開始,教育就在發生,無論是游戲活動還是教學活動,都滲透了教育意圖。
“走訪日”中,幼兒園會帶領孩子探訪家鄉下蜀鎮,去到超市、銀行、茶園、農場菜市場;“遠足日”里,孩子們去到碼頭,探訪長江、認識長江;“接待日”中,傳統手工藝人來到幼兒園,向孩子們展示炸糙米、碾藕粉等技藝。此外,幼兒園還有“露營日”“采摘日”“集會日”等活動。
幼兒園的教育不再囿于學校的圍墻之內,而是發生在鄉村田園、社區與家庭中。家長和社會人士不僅愈加理解幼兒教育,更成為幼兒教師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園、社協同育人的理念真正落到實處。
來源:鎮江市教育局
編輯:王筱
審核:范文 許南欣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