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沙文化與教育交流”學術會議9月18日在南京理工大學以線上線下、中英雙語相結合的方式舉辦,會議由教育部(備案)南京理工大學沙特研究中心主辦、沙特駐華大使館文化處協辦。來自中國、沙特、俄...
第三屆“中沙文化與教育交流”學術會議9月18日在南京理工大學以線上線下、中英雙語相結合的方式舉辦,會議由教育部(備案)南京理工大學沙特研究中心主辦、沙特駐華大使館文化處協辦。來自中國、沙特、俄羅斯、敘利亞等國10余位專家學者以及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南京科舉博物館的嘉賓參會。
南京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廖文和教授表示,希望通過“中沙文化與教育交流”學術會議平臺,積極探索新型國際化智庫建設、加強多邊人文和學術交流,以智庫力量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全球傳播。沙特駐華大使館文化參贊Ahmed Al-Zahrani博士致辭并肯定會議對促進沙中文化交流作出的貢獻。
北京語言大學國別與區域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高校國別和區域研究工作秘書處主任羅林教授圍繞“多元世界格局下的中沙合作”作主旨報告。南京理工大學沙特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馬文兵就“人工智能視角看沙特的現代化”作主旨發言。
大會學術報告環節,南京大學華濤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馬麗蓉教授、丁隆教授、西北大學李福泉教授、寧夏大學金忠杰教授等專家圍繞中沙文化交流與啟示、中沙經濟貿易發展、沙特政治與外交動向作中文學術報告,與會的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大學Maria博士、沙特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大學Saleh博士、俄羅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Vovenda博士、南理工敘利亞籍Badawi博士等專家圍繞上海合作組織安全合作經驗、沙特2023愿景與現代化建設、“一帶一路”與中沙教育合作等作英文成果分享,與會專家就相關的學術問題與校內外參會師生展開了熱烈的學術交流和討論。
本次學術會議在中沙文化與教育合作等方面達成多項共識,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成功展示了中沙文化與教育交流的最新進展與成果。不僅有助于促進南理工沙特研究工作新進展,進一步幫助師生開闊國際視野,提升國際交流能力,也助力于繼續推動沙特研究中心國際交流與合作,為學校國別和區域研究學科建設、沙特國別研究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通訊員 李元馨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