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南京理工大學建校70周年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南京校區體育中心隆重舉行。校長付夢印院士代表學校作了題為“獻身七秩 求是一流,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再立新功”的報告。付夢印介紹,...
9月20日上午,南京理工大學建校70周年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南京校區體育中心隆重舉行。校長付夢印院士代表學校作了題為“獻身七秩 求是一流,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再立新功”的報告。
付夢印介紹,南京理工大學由“哈軍工”炮兵工程系發展而來,創業北國冰城,拓業江城武漢,興業古都南京,全體南理工人與國家共奮進,與民族同擔當,奏響了“強大國防、繁榮祖國”的磅礴樂章。南理工在抗美援朝的戰火中為國而生,賦予學校與生俱來的紅色基因,實現了從專業科系向獨立辦學的轉變;在社會主義的創業期潛心科研,學校堅守強軍興國的初心使命,實現了從部隊院校向國防特色高校的轉變;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與時俱進,學校開創轉型升級的發展新路,實現了從傳統兵器行業院校向理工特色綜合型大學的轉變;在世紀之交的跨越中奮發圖強,學校實現爭先進位的歷史業績,實現了從教學科研型高校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轉變。
付夢印強調,黨的二十大發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動員令,擘畫了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壯闊藍圖。我們將堅定不移培育英才,把立德樹人作為學校事業的根本任務;我們將堅定不移矢志超越,把內涵發展作為爭創一流的核心要義;我們將堅定不移守正創新,把獻身使命作為報效祖國的永恒追求。
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駿在主持大會時指出,新時代新使命,南京理工大學全體師生員工將更加自覺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揚“哈軍工”光榮傳統,緊貼強國強軍需要,加強科技創新,錨定陸海空天信融合發展、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目標,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兩個強國”接續奮斗,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再立新功。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田禾教授作為校友代表致辭。他在致辭中深情回顧了自己在母校悉心培育下實現夢想的求學經歷。田禾表示,在南理工70年的發展歷程中,以任新民、王澤山等校友為代表的前輩科學家在基礎研究、攻克“卡脖子”難題、服務國家戰略、支撐科技強國方面砥礪前行,矢志不渝,為全體南理工人樹立了標桿,做出來表率。他希望新一代南理工學子踐行以“獻身”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爭做有理想、敢擔當,有創新理念的新時代青年,鑄造母校新的輝煌。田禾最后衷心祝愿母校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新的跨越,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譜寫屬于南理工人的壯麗篇章!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表示,南京理工大學堅持賡續紅色基因,牢記強國興軍誓言,聽黨指揮、忠誠奉獻,取得了卓越的辦學成效。希望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鑄牢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南理工品格,把黨領導高校的制度優勢轉化為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揚“哈軍工”光榮傳統,培育造就更多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輸送更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書寫讓黨放心、人民滿意的南理工答卷。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統籌推進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展現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南理工擔當。堅持深化改革創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打造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南理工力量,形成支撐新型工業化、國防現代化、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的倍增效應,努力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中再立新功。
通訊員 陳育凡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