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農業大學有一名 “寶藏”大叔,他不僅記得每一名接觸過的考研學子來自何方、去往何處,手機里還存著上百張和奮斗學子們的合影。他叫戚慶海,在該校的知行樓工作了十多年,他在這里陪伴了一批又一...
南京農業大學有一名 “寶藏”大叔,他不僅記得每一名接觸過的考研學子來自何方、去往何處,手機里還存著上百張和奮斗學子們的合影。他叫戚慶海,在該校的知行樓工作了十多年,他在這里陪伴了一批又一批的考研學子。看到孩子們通過奮斗迎接有了好結果,他打心眼里為大家高興。畢業前,大家也會專程趕來與他合影。
每天天還沒亮,知行樓就亮起了燈,戚慶海早早打掃衛生,迎接最勤奮的那個人;寒冷的冬天在樓梯間背書,戚慶海會幫忙打來熱水 ……
“我與知行樓大叔的交流并不多,但聽過一些關于他的故事,就已經覺得很親切了,像是記憶中看著我長大的鄰居大叔。”在南農的學子眼中,戚慶海就像一個行走的檔案館,記得每一名學子來自哪里,去往哪里。
“考研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孤軍奮戰,在冰冷的知行樓,無盡的黑暗樓道里,來回踱步背書,不確定結果是否盡人意,不知道未來怎么樣,但有了溫暖的大叔在,就多了一份溫暖與力量。”一名已經畢業的學子留言。
手機里保存的合照
“下筆的時候莫名眼淚出來了,不想去或者說是不敢去回憶去年的那些日子,但是又很感激這些日子。”另一名考研學子回憶,第一次去知行樓的時候,看到這里的桌子上堆滿了書,有點正上高三的感覺,大家都在埋頭寫著什么。
“第二次去知行樓的時候,大叔就和我說了一些話,沒聽太懂,于是他跟著我一起進了教室,指著我桌子上的小掛鉤說桌子上不可以掛的,當時一下愣住了,因為我只去過一次,大叔就已經認識我并且記住我的座位了!”
考研備戰的時間或許是短暫的,但在大家眼中,戚慶海給予的溫暖是久久不散,始終縈繞在許多學子心間。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