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暑假,東南大學大學生藝術團舞蹈團組織“至善興滇”社會實踐團前往該校對口扶貧的云南南華縣,開展“藝潤云滇”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文藝演出、美育支教、文化體驗等多角度結合的形式,促進文化賦能...
2023年暑假,東南大學大學生藝術團舞蹈團組織“至善興滇”社會實踐團前往該校對口扶貧的云南南華縣,開展“藝潤云滇”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文藝演出、美育支教、文化體驗等多角度結合的形式,促進文化賦能楚雄南華。
在當地,“至善興滇”社會實踐團參加了由楚雄州南華縣舉辦的第二十屆野生菌美食文化節開幕式暨迎賓晚會,共參演四個各具特色的節目,與南華縣文化藝術團的老師們共同呈現出一場精彩絕倫的舞臺表演。“經歷著跨度兩個月的集中訓練與分散訓練,與南華縣體育館深夜的星光相伴,每一次緊張排練、每一次的反復推敲,我們全身心付出”,實踐團負責人趙筱岑回憶道,“當我們看到觀眾們在臺下鼓掌歡呼,看到他們眼中的喜悅和感動,所有的疲憊都煙消云散。”
其間,為深入學習體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彝族刺繡文化,社會實踐團師生前往彝繡傳承人丁蘭英的七彩彝繡美麗工坊和至善彝繡館,觀看手工彝繡的制作過程,試穿傳統服飾并親身體驗縫制過程,體驗彝族刺繡的創意巧妙和設計精美。丁蘭英介紹了彝繡現階段的發展和推廣情況,以及東南大學扶貧工作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希望雙方繼續合作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彝繡的發展。
社會實踐團還參加了“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 南華縣2023年‘大地情深——情系彩云南’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巡演”活動。本場演出在移動大篷車上進行,以舞蹈、歌曲、器樂演奏等表演形式,展現了藝術與生活的高度融合。社會實踐團的師生們走進南華縣雨露鄉完小,開展了剪紙書簽、刮畫、舞蹈體驗等課程。實踐團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寓教于樂間將美學原理娓娓道來,引導激發孩子們思考生活、領悟生活,用美洞察身邊的故事,用傳統文化演繹個人生活,讓家鄉的記憶變得有深度、有溫度。
據悉,本次前往南華縣開展大學生藝術實踐活動,是東南大學在基層美育推廣的一次較為成功的嘗試。后續,東南大學將繼續發揮學校的專業優勢和美育教育經驗,為南華居民帶來藝術文化滋養,通過理論引導、實地訓練等方式,與南華縣人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共同發力,協同發展。
通訊員 劉欣靈 黃鈴騵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李海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